子宫长时间出血是什么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长期出现不正常的子宫出血,应该考虑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控制月经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了异常而引起的。青春期少女出现月经过多,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已婚女性在经过认真全面的检查后,未发现任何疾病改变,也应考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可能。
子宫长时间出血的原因
月经来临时,子宫内膜开始随着经血脱落排出,这时,卵巢还继续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内膜又开始生长。在月经期,子宫内膜一边脱落一边修复,至月经结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大约为1毫米。月经结束后,子宫内膜的增长加快,血管也随着内膜一同生长,至排卵前可增至1~3毫米。此时雌激素开始撤退,卵子排出。排卵后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激素。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继续增生变厚,孕激素则使子宫内膜的增生受到抑制:使它内膜中的腺体增大,间质增多,好像在与子宫内膜争地盘,不让子宫内膜无限制的增长,同时又对内膜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更加致密坚固。在月经前期子宫内膜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厚至10毫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精子与卵子相遇,则内膜继续增长,为胎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相遇,卵巢开始抑制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这时雌、孕激素突然撤退,子宫内几乎没有孕激素的存在,而雌激素的水平也降至一个月的最低点,子宫失去了性激素的刺激,内膜开始萎缩脱落,血管破裂,内膜与血液混在一起从阴道而出,形成月经血。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情形,那么,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另外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如卵巢没有排卵,也就不能同时分泌雌、孕两种激素,那么子宫内膜只受一种激素即雌激素的刺激,内膜不断增生,由于没有孕激素与之对抗,内膜增生时没有致密坚固的支架做支撑,组织非常脆弱、血管增长过多,很容易发生部分内膜自发性破溃出血,出血后内膜开始自行修复,一处末补好而另一处又出现自溃出血现象。待雌激素撤退时,整个子宫内膜又开始脱落,真正的月经又来了,由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使子宫内膜不易自行修复。子宫内长期存在的大量破碎的内膜激活了血管内纤维蛋白溶酶(一种溶血物质),它使修复血管破口处的血小板也同时被溶解,这就使破损部位不易形成血凝块,血管无法被堵住,进一步加重了出血。此时正常的秩序被打乱,子宫里内膜脱落此起彼伏,溶血与凝血相互对抗,一片混乱景像。我们看到的情形就是阴道出血没有一定的周期,行经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淋漓不尽,有时大量出血。这种情况医学上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女性。
第一种情况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但发病原因完全不同,在青春期是由于神经中枢与卵巢之间尚末建立稳定性的调节关系,信息链接不稳定,造成卵巢不能排卵;而更年期则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无卵可排,所以造成无排卵性功血。在治疗上,采用内分泌治疗极为有效。青春期以调整月经促排卵为主,生育期以调整月经辅佐黄体功能为主,更年期则以减少出血量诱导绝经为主。
第二种情况:假如卵巢有排卵,但排卵后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对子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宫内膜的增生缺乏后续的支持,造成子宫内膜只受排卵前雌激素的影响而有少量的增生,后期增生丧末达到应有的厚度,雌、孕激素便早早撤退,内膜因为缺乏雌、孕激素的支持而提前脱落,这就形成经血过早排出,但出血量不是很多。这种月经周期缩短的表现,临床称月经频发。这种情况称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排卵性月经失调,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第二种情况可发生于整个育龄期女性。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卵子的外壳——卵泡蜕变成黄体,由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变厚。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排卵后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缺乏足够的性激素而停止增生,于是提前脱落出血。治疗以促进黄体功能为主,多采用激素治疗。
第三种情况:假如有排卵,排卵后雌、孕激素的分泌也正常,内膜增生过程良好,但雌、孕激素不是迅速撤退,而是恋恋不舍,使整个撤退期延长。内膜一方面因激素撤退而脱落出血,另一方面又不断受残留激素的刺激而增生,造成内膜不能如期完成脱落过程。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而行经时间延长,且出血量增多。这种情况称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第三种情况也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紊乱,引起黄体萎缩时间延长。治疗以促进黄体功能、补充孕激素为主,目的是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完整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