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民间经典诗词
元宵节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的传统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了,古代兴致正浓的时候文人也会赋诗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就这样积累来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节民间经典诗词,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元宵节民间经典诗词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3、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生查子
欧阳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7、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元夕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9、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0、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元宵节吃汤圆的食疗好处
1、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3、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5、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元宵节民间经典诗词相关文章:
★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