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诗词大全 >

缅怀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时间: 泽慧0 分享

缅怀先烈不仅是一种感恩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让我们在缅怀先烈的过程中,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缅怀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缅怀先烈的古诗有哪些

一、《滨江抒怀》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二、《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三、《就义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四、《大江歌罢掉头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五、《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六、《囚歌》

为人进出门紧锁着,为狗爬出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七、《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八、《自誓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九、《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十、《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十一、《身上征衣杂酒痕》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十二、《让死的死去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他们含笑的躺在路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仿佛还诚恳地向我们点头。

他们的血画成地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染红了多少农村,城头。

他们光荣地死去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我们不能向他们把泪流。

敌人在瞄准了,

不要举起我们的手!

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我们不要悲哀或叹息,

漫漫的长途横在前头。

走去吧,

斗争中消息不要走漏,

他们尽了责任,

我们还要抖擞。

十三、《抗战英雄》

原本你在刻苦地念书,

原本你在辛勤地作工,

原本你在操持着生意,

原本你在困难地务农。

但当战火燃烧在家门,

你们一下全成了勇士,

为了挽救危难的祖国,

举起大刀向日寇冲锋!

难道你们从不怕死吗?

为何还哆嗦看着血红?

难道你们不要家了吗?

为何还念叨给娘送终?

可就是哆嗦着念叨着,

还打得鬼子逃西奔东。

钢铁再硬也不比意志,

你们死了也气贯长虹!

谁问过青山多少忠骨?

看满坡苍劲的竹和松。

谁问过绿水多少思念?

看满江奔腾的浪和涌。

一样念书一样地作工。

一样经商一样地务农,

不一样的是活着我们,

不朽的是那抗战英雄!

经典缅怀先烈的古诗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杜甫《石壕吏》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写怀》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毅魄重泉哭不闻,潇湘阴雨满江村。——黄庭坚《清明》

221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