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草书书法图片
王羲之十七帖草书书法图片
十七帖是王羲之创作的草书代表作品,这部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现如今,王羲之的十七帖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欣赏与喜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王羲之十七帖草书书法图片。
王羲之十七帖草书书法欣赏
张丞相素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 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予忘之!”
王羲之优秀的十七帖草书字体图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精通。同行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意。一天,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他所写的字询问张丞相念什么字。张丞相反复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
草书的划分
广义的草书
是指草写的 书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文字不统一的远古时代,自然不会有统一规范的草书,那时出现的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二是在文字统一后,在应急的情况下,或者是在起草文书稿件、记录他人谈话时,行笔快捷,笔画连带、省略,信手写的不规范的潦草的字,这种潦草的字很难用于交流,隔久了甚至连写字的人也难以识别,这种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
草书
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 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 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 今草。
自章草起草法就基本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 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 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 书体。
猜你感兴趣:
2.王羲之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