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行书钢笔书法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1
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2
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3
行书钢笔字书法作品图片4
行书的特点,行书的主要特点
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写法,与楷书比较,行书从造型到用笔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省略笔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行书为了书写简便,对楷书的某些部位或笔画有意地进行恰当的简化,在不失原来字形、字意的情况下,或减省笔画,或合并线条。如“诱”的言字旁,原来是七笔,现在减为两笔;“然”字原来12笔,现在一笔写完,最多两笔;“远”字的走之旁,原来是一点、三曲折加一平捺,经简化变为一竖弯折,一笔写完。行书虽减省笔画,合并线条,这些笔画、线条在字中各部位都有;但其中的偏旁部分却占有一定比重,其原因是偏旁是部首字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诱”、“然”,“远”。
2.笔势流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增加钩挑与牵丝:
楷书书写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行书则不然,是将点画连起来书写,即所谓“相间流行”,所以行书书写时在点心之间自然地出现或增加了由于用笔带出来的钩挑和牵丝。所谓钩挑是在原来没有钩挑的点画上,行笔时顺势写出来短钩,如“青”等字。所谓牵丝则是在前后或上下笔本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笔势带出来细细的牵丝,如“发4”“想”等字。在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钩挑与牵丝,则显得笔势流动通畅和谐,意态自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但钩挑与牵丝不能使用太多太弱,用多了,到处都是钩挑与细牵丝,显得用笔不干净利索,造型不美观;太弱了,钩脚如肉瘤,细丝如棉线,显得软弱无力,缺乏铁画银钩之健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以圆转代方折:
楷书转折处多为方折,而行书转折处多采用草书圆转的写法,所以行书才显得笔势流畅。但需注意,行书的圆转中隐含着折意,写时仍需要驻笔、提按,否则圆润而无力,缺乏方圆兼备,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之妙趣,如“海”、“落”、“生”等字。
(3)改变书写笔顺:
小学老师强调写字注意笔顺,这确实是很重要,特别是楷书。然面在行书中,有时有意识地改变楷书的书写笔顺,而采用草书的笔顺,其目的是便于书写,同时也是为了造型的变化多姿,如“有”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般地说行书写法也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但有时却反其道而行之,倒也别有风趣,如“风”“国”字等,但也必须注意,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势利导,要合乎草书的规范。且不宜多,偶见则收,方能成趣,如果滥用成灾,使人乏味,就失败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用笔灵活:
行书比楷书用笔灵活多变,同样的点画可以这样写,可以那样写,不受约束。如“也”字的浮鹅钩,一般是回锋收笔而出。但如果勾端由上翻笔而下也可以。又如木字旁,一般是写好横画和竖画后、笔势总是从左边带出撇挑,但从右边挑笔而上,然后顺笔就势写出撇挑,也有道理,如“杨”字。
(5)起笔露锋人纸:
楷书无论是点、横,还是撇、捺,都强调调减锋为主。而在行书中起笔处以露锋人纸为多,因为露锋人纸,书写起来比较简捷方便,自然流畅,例如“生”字的左竖,“红”字的撇画及“工”字横画的起笔,“河”字三点水的侧点等,都是露锋人纸。然而必须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字虽然都是露锋人纸,但不是随便的顺锋搭下一写,而是仍要“逆锋”,只是这个“逆锋”是要求凌空取势,即抢锋。不理解这一点,就会犯落笔尖细软弱的毛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露锋人纸,取势要求要快,写出字来,笔意就生动活泼.而藏锋取势较慢,笔意含蓄凝重。这两种写法各有所长,我们书写时相互结合掺用,这样可以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一般说,行书开头的起笔往往是露锋人纸,而以下的承笔处则多数是藏锋用笔。
(6)以点代替其他笔画:
为书写简便敏捷,行书常常以“点”来代替其他笔画,以短小的“点”代替其他较长大的笔画,可以使字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造型更为别致。如将“京”,“影”字中的“小一字改写为三点则更敏捷,字型发生了变化,显得饶有趣味。又如“大”字,将捺笔写成侧点来表示,这样书写起来简捷流畅,造型也显得精悍朴实,别具风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体态多变: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兼工带写的字体,它的使用范围很广,表现力丰富,常常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姿态各异,如“是”字有四种写法,四个姿态,结尾收笔各有不同,有收有放,亦工亦草,情趣盎然。再如“英、落、草、奠、花”同是草字头,但写法各不相同,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如果同样的字或是字头字尾相同的字,写得千篇一律,没有变化,使人看了乏味,那就不成其为书法了。体态多变是行书一个长处,这是楷书和草书难以相比的。体态多变的典范要算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之”字有20个之多,但写得各具形态,无一雷同,极尽变化之能事。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米南官)对此曾叹为“之字最多无一似”。可见行书变化之妙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