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记忆法的普及
全脑速读,或称“速读”,“快速阅读”。科学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等非形象化的信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速读记忆法的普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英国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可见读书在对人的形象、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然而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书籍已日渐丧失了读者,我国国民识字者的阅读率正在下降,2003年国民识字者对图书的总体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杂志阅读率为46.4%,而在1998年,国民对杂志的阅读率达到57%。
读书无趣自有缘由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民对读书的兴趣逐年下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敏在近期“首届中国出版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说:“生活节奏紧张,生存压力逐渐加大,没有时间阅读是阅读率下降的最重要原因。”余敏的分析一语中的。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人们的阅读障碍,弱化了人们的读书能力。
阅读障碍令人担忧读书使人成才,大凡有成就者多是博览群书,一代伟人毛泽东最为典范。毛泽东自幼好读书。八岁时便读了《三字经》、《千家诗》等启蒙读物。在读私塾期间就阅读了“四书”、“五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12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又读了《御批历代通览辑览》共116卷,读了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等大量的中外名著。学生时代的大量阅读,培养了他“极有价值”的自学能力,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和他“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有着必然的联系。毛泽东日理万机不忘读书,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更没有理由不读书。
然而现实状况不令人乐观,以学生为例,有调查表明,我国有七成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没有读过一本文学名作,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名著。阅读的匮乏、视野的狭小、想象力的干涸,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
一写“最难忘的事”,几乎都是师长对自己的教诲;一写“逆境中成长”,半数以上的家庭就会遭受了离异和死亡。阅读能力低下,不仅仅影响了语言素质,还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许多学生就是由于阅读速度慢、阅读量少而影响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无法将正常水平发挥出来。
速读记忆应运而生阅读能力的下降,其实并不仅限于中国,也不仅限于学生,据统计,11岁的英国学童只有60%能达到应有的读写能力。55%的日本中学生视读书为畏途。学生阅读能力出现障碍,是各国教育工作面对的一项共同挑战。为了增强国民素质,许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阅读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阅读方法的研究。于是速读记忆法应运而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速读记忆法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随后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在德国,速读培训网络覆盖全国。在日本,新闻界人士、科学家、医师等都进行速读学习,全社会工作效率倍增。
目前,我国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在民间倾力推广快速阅读技术。北京美好前程教育科学研究院引进美国最新的速读教育理念和技术,结合中文特点和中国国情,开发出乔治速读记忆课程。记者不久前在北京的一所中学几次感受了乔治速读记忆课程,它的原理是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对不同信息的识别优势,调动学习者视觉、大脑的潜能,实现轻松、高效阅读与理解记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的感觉是:掌握这种方法需要经过一个学习培训过程,但是并不难掌握,付出些许的努力就可受益终身。教授这门课程的北京美好前程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丽燕和许立壮老师告诉记者,“此法在我国很有必要普及,国人若能掌握这种方法,学到大量的知识,与个人、与建设小康社会都大有裨益。一定意义上说,这里蕴涵着一个事业、一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