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是怎么形成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1左右。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抗战胜利后,为庆祝台湾光复,把它改名为“光华岛”。岛的东北面湖水形圆如日,称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称月潭,统称日月潭。
日月潭风景区,是台湾地区最著名的风景区。台湾地区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积9㎞?,平时水深30多米。
历史文化
历史传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其一,相传日月潭之发现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当地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大湖称为 “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岛”。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日月潭捕鱼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宝岛台湾住着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社姐,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
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它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年英雄。
少数民族文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邵族是居任在日月潭的少数民族。邵族在清道光之前,在水沙连人拥有庞大的势力,在今鱼池、猫囒、水社、石印、芽埔和头杜等地形成六大社聚落,但是到了咸丰以至光绪年后,由于汉人的入垦,加上瘟疫的肆虐,邵族人不但人口剧减,更不得不迁移他地。
清朝后期,治理官员力主开放政策,汉人入垦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加上不同族群的人口接触后,族人对于外来的若干疾病(如天花)并未具备抗体,因而导致邵族人口在18世纪下半叶急剧锐减,原有数千人的人口递减至清末的300人左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日据时代,邵族又面临二次的移动,包括后来由于日本人兴建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邵族人最后迁移至卜吉社,即伊达邵(日月村),而原居住头社的族人则移居大坪林。
台湾光复后,政府的少数民族族群分类方式,大致上沿袭日据末期日本学者伊能嘉距等人的九族之分类,而对于大多数已濒临绝灭边缘的「熟番」,则未进一步处理,导致将「熟番」统称为「平埔族」。属于「熟番」之一的邵族,则因传说中祖先来自阿里山,因追逐白鹿而迁徙至日月潭地区,因而在1951年举办「山胞身份」调查时,被划归为曹族(曹族现已正名为邹族,但邵族仍被归在「曹族平地原住民」名称之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布农族为典型高山族群,自古散居于中央山脉两侧高山。父系氏族社会的布农族,分为卡社、峦社、丹社、郡社与卓社5 大社群,日前纳入日月潭国家风景区范围的信义乡潭南、地利、双龙三村,以卡社、峦社居多,地利村则加入丹社、卓社后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世居高海拔山区的布农族,对自然界与超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许多传说中,族人都将动、植物拟人化,传统宗教祭仪也依小米生长周期而举行,如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收获祭、进仓祭等。特殊的「版历」( 画历) 以象征图例取代文字,是依岁时从事狩猎、农务的生活智慧。八部合音响云霄「祈祷小米丰收歌」(pasibutbut) 又称「八部合音」,是小米播种祭后,祈求天神庇右农作丰收所唱的歌谣。布农族相信,歌声越和谐优美,越能感动敬畏的天神,小米也会因而获得丰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演唱八部合音必须是身心灵健全的男人,这首无歌词的颂歌,透过由低而高渐进的自然声调,来产生直达天庭的巨大共鸣。西元1943年,日本人黑泽龙朝在田野调查中,听到如此繁复而动人的合声,便录音寄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是八部合音中泛音的半音阶唱法,便引起了民族音乐学界瞩目,更因此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