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的形成?如何应对雪崩的到来
雪崩的形成?如何应对雪崩的到来
雪崩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的,山坡上的积雪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地球引力,另一个就是积雪内聚力。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雪崩的形成?如何应对雪崩的到来,欢迎阅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潟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雪崩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的,山坡上的积雪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地球引力,另一个就是积雪内聚力。这两个力量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拔河比赛,地球引力企图沿山坡方向把积雪往下拉走,而积雪的内聚力却使雪体彼此粘结,停留在山坡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雪的内聚力与积雪的厚度有关,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就容易发生雪崩。春天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消融,融水渗到雪层内部,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内摩擦力和抗断强度,特别是融水渗漏到积雪底部时,这水就象滑润剂一样,使雪层很容易滑动。当山坡上的积雪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而变得较不稳定时,只要有一点外界因素的变动,雪崩就一触即发。比方说轻微的地震,动物的行走,滚石的触击,甚至高声尖叫,在这种时刻都会触发雪崩。
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山区,风也能使积雪发生雪崩。在山嵴背风的地方,雪能够将积雪吹成悬空。就像我们房子的屋檐,我们将其称之为雪檐。一旦雪檐的自身重量超过雪檐的抗断强度,雪檐便自行崩塌,从而引起下面山坡上雪的塌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地带,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好几起由岩羊、马鹿等动物触发的雪崩,这些动物沿着积雪山坡寻找食物,有时不幸踩裂雪层而葬身在雪崩之中。
另外,砍伐森林也能使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森林和灌木,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因此,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在雪崩频繁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地方法律上就明文规定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树木。凡是违禁的居民,一律驱赶出境。
雪崩威力为什么那么大?
人类短跑的世界冠军,不过每秒钟跑11米;动物界的短跑冠军猎豹在追捕猎物时出现的闪电般的速度,不过每秒钟跑30.5米;十二级的强大台风,不过每秒钟跑32.5米。但是雪崩却能够达到每秒钟97米的惊人程度。如,1970年秘鲁的大雪崩,雪崩在不到三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公里路程。也就是说,每秒钟平均达到近90米的速度。
登雪山应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必须在高山、中山的积雪地带活动,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人为地触发雪崩。降雪以后,不能立即爬坡登山。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降雪,必须过一天之后,才能去登山爬坡。下大雪之后,特别是连续数天高强度的大雪之后,必须停留三、四天,才可在积雪上攀登。因为新雪比较疏松,内聚力较差,人在其上活动,容易触发雪崩。
营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攀登积雪山坡时,不要横穿斜坡。因为横穿斜坡,容易踩裂雪层,诱发雪崩。最好径直向山顶方向前进。当然这样做,体力消耗较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之”字形的攀登路线,但“之”字的角度应尽可能放大。行走时,脚步要轻,要稳,不要另开脚印,要踏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在积雪显得较不稳定时,不要尖声叫喊,也不要大声歌唱。因为有时侯,声波也能冲击积雪,引起崩塌。由于工作需要,非横穿雪坡时,每人的间隔要远一些,一个一个地前进。每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谁发现积雪断裂滑动有崩塌的危险时,就要大声喊叫“雪崩!”使后面的人有所准备。要是本人脚下的积雪已在滑动,首先要把冰镐插在积雪上,尽可能使自己停在积雪面上。
雪崩相关文章: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