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起源学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尔夫是一项古老的贵族运动,一直以来关于高尔夫起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直至今天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高尔夫运动起源学说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尔夫运动起源学说介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尔夫一词出现在十四世纪苏格兰议会中的文件中。这是唯一一个有议会文件记录的说法,并且也得到了世界大部分高尔夫热爱者的认同。但是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至今仍是许多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围绕着高尔夫起源,各国都有很古老而神奇的传说,给高尔夫运动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本文将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概述关于高尔夫运动起源的几种说法,通过对比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特点,重点论述高尔夫运动中国起源说的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苏格兰起源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苏格兰山区多,气候湿润、多雾,极适合牧草生长,在工业文明以前,这里是连绵不断的牧场。相传,当时的牧羊人在放牧休息时,喜爱玩一种用木板将石子击入兔子洞或洞穴中的游戏,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定规则。苏格兰地区非常寒冷,人们每次出去打球时,总爱将一扁瓶烈酒放在口袋中,每次发球前先喝一小瓶盖酒。一瓶酒重18盎司,而一瓶盖正好装一盎司,打完18个洞,酒也喝完了。时间长了,很多人便认为打一场球必须打18个洞。这也是高尔夫比赛的基本单位18洞的由来。而关于高尔夫的起源最早史料记载是在1457年,当时在苏格兰所用名称为“Goff”、”Gowf”和”Golf”。
二、荷兰起源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世纪中叶,在荷兰也有一种叫做“高尔文”(Golven)的在陆地或冰面上打球的比赛。因为“高尔文”与“高尔夫”在语音和语感上都很相似,所以很多高尔夫学者认为这种运动是高尔夫的原型。后来飘越北海,传到苏格兰,在苏格兰又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才演变成现代的高尔夫球运动。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比赛不是以击球入洞为目的的,而是以打中对手的目标记胜负,所以把它说成是高尔夫的原型有些牵强附会。
荷兰人把一个名叫“kolven”的古老运动称为最早的高尔夫,而且他们认为这个运动是通过两国的商品贸易传进苏格兰的。但是,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反对者指出:“kolven”是一种室内运动,而高尔夫是一种户外运动,这是两者最基本最本质的区别!而且,“kolven”运动所使用的球要比一般的高尔夫球大,球杆要比高尔夫球杆重,更重要的是这项运动所使用的杆是没有角度的!
三、中国起源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学者经过考证,提出我国古代也曾有过与高尔夫相似的游戏,叫做捶丸。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顾名思义,就是打球。 “捶丸”运动,源于唐初“步打戏”,兴盛于宋、金、辽、元,衰落于明,中止于清。
(一)唐朝演变
捶丸是由唐朝马球演变而来。唐朝的马球比赛,竞技者跨马奔驰在约七百五十公尺长、六百公尺宽的球场上,互相举杖击球,球戏激烈异常。由于剧烈的马球并非人人能打,宫女中体弱胆小的因此发明了“步打球”,打球人不需骑马,以跑步挥杖击球,看谁打得最高最远。
(二)宋代盛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捶丸的形制到宋代发展完备,运动之盛更空前绝后。风气及于元、明两朝。“步打球”各项规则制度到宋代发展成熟,开始称“捶丸”。《宋史•礼志》记载,每年三月,宋太宗都要亲自主持仪式,组织朝廷官员和艺人们参加。宋徽宗(1101-1125年)和金章宗(1190-1208年)都很喜欢这项运动,在宋代壁画《球戏图》中早有记载。
(三)元朝发展
元时的宁志斋著有《丸经》,此书著于公元1282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对“捶丸”进行详细论述的专业著作。《丸经》一书的内容,介绍了宋代和元代捶丸的场地、用具、竞赛方法、击球技术、比赛中的战术、竞赛的规则、捶丸的运动价值等。全书有“叙”共分三十二章。可以说除了名称不同,捶丸的整套球戏模式,几乎是高尔夫运动的翻版。
(四)明朝发展
明时期,捶丸还时见于民间,但主要在都市流行。万历年间周履靖重刻《丸经》,附跋于卷后,就记载“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 都会挥杆人口众多,是纯粹好玩,或也如时下人们多将挥杆当成商场社交的工具?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和明画家杜堇所绘《捶丸仕女图》,也从侧面反映捶丸作为体育娱乐活动,盛行于皇族及士大夫之间。
(五)清朝衰落
捶丸在中国后来的发展却无力为继。大陆出版的《斗草藏钩》一书作者顾鸣塘指出,明朝捶丸游戏已逐渐走下坡,“场地的限制”则是捶丸逐渐冷却,并未广泛流行的原因。只是,这一说也还未被识家普遍接受,尤其捶丸深得帝王喜爱,哪会有什么场地的限制?帝王体力不佳,对运动没兴趣,可能还比较说得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捶丸到了清朝逐渐销声匿迹,原因大概是清朝的大官们终于明白了有富不外露的道理,因此抛弃了这项从场地到器具处处刻着奢侈二字的运动。明末清初,在清政府禁止人民练武的情况下,捶丸才和蹴�(足球)、马球一样逐渐中断,随之淹没、失传。
四、法国起源说
《穿越时空的高尔夫》(《Golf Through The Ages》)一书中讲述了高尔夫六百年的历史。这本书收集了许多图片作为佐证,围绕高尔夫,讲述了小球和球杆六个世纪的兴衰史。作者Michael Flannery和Richard Leech认为书中一幅来自15世纪法国祈祷书的照片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知的高尔夫存在的最早证据。证据来自一本名为《Heures de la Duchesse de Bourgogne》的祈祷书。书中插图上有一群男士,他们正在玩一种当时称为“pallemail”的球棍游戏。男士每四人为一组,分成三组,分布在画的前景和右手方,图中描绘的球棍游戏是使用许多棍子和一个球。右手边的那一组男士站在一条沙砾制的小路上,他们正努力将球打上一个小而短的球洞区。至于正前方则是两组男士,他们在球洞区玩这种球棍游戏。球员们瞄准一处叫“piquet”的锥型木棍打球。但是这项运动与现今高尔夫唯一不同的是它没有球洞!
五、英格兰起源说
14世纪中叶,在英格兰也流行过一种名曰“坎布卡”(cambuca)或“坎不达”的游戏,现在英国某著名的大教堂中就有一个手执球杆的雕塑。Cambuca也使用前端弯曲的木棒击打用羽毛填充起来的球,以在地面上挖掘的锅盆状的坑穴为目标。这也是与现代高尔夫球运动相类似的一项运动。
六、日本起源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本考古学家宣称,在发掘出的飞鸟时代的高松冢中有手持打球杆的飞鸟美人的壁画。另外,还有人认为,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时期这种游戏就流传在宫廷,至今仍在宫中流行,并据此认为,日本也是高尔夫运动的发源地。
七、神说起源
追溯远古的穆萨(英文译音“摩西”)圣人时代,造物主赐给了穆萨圣人一支威力无边的神奇拐杖。穆萨圣人凭借着造物主赐给他的神奇拐杖,用神奇的拐杖将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红海分开一条路,等族人们逃离到红海的对岸后,法老及其追兵也追到了海里的路上,这时,穆萨圣人将神奇拐杖对准红海,红海顷刻之间,把海底之路全部淹没;也淹没了法老和他成千上万的士兵们。穆萨圣人有一只洁白无瑕的信鸽,当圣人用拐杖向这只信鸽下达指令的时候,这只信鸽会懂事领会圣人的旨意。远古的以色列人,为了纪念穆萨圣人;开展了这意义深远的体育运动。而圣人的拐杖就是高尔夫球杆,洁白无瑕的信鸽就是高尔夫球。
八、语言学起源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判定高尔夫的发源地。比如,在低地德语中的“库尔夫”为曲棍球球杆之意;古高地德语中的“高尔波”也是球杆之意;现代德语中的“高尔拜”也是球杆的意思;冰岛语中的“考尔夫尔”指撞钟用的钟槌,“基尔发”指弯曲的打击棒;丹麦语中的“高尔巴”是指矛枪尖,“考尔夫”是指弓箭的矢杆等棒杆状物。在欧洲各国中,大都有与“高尔夫”一词语音相近且有某些内在联系的词,因此从语言学上也很难判明孰是孰非。
综上对各国高尔夫起源说法的概述,我们可以推出一个观点:中国最有可能是高尔夫运动的起源之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欧洲最早的高尔夫球运动在15世纪才开始,而中国在13世纪的元代就已经非常盛行捶丸运动,所以捶丸的游戏方式比苏格兰高尔夫运动早。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后代窝阔台曾于1240年征服俄罗斯,1241年又挥师西进,不到四个月便侵入中欧。这一时期,中国的罗盘、火药、活字印刷术也都随蒙古人传入了欧洲。我们认为:捶丸很可能也是在这次欧亚文化大交流中进入了欧洲。
还有一种说法,元初,窝阔台曾入侵中欧,开通欧亚之路。大批来自西域的商人、教士、俄罗斯使者云集元大都,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通。这一时期,中国的捶丸很可能就随着东西来往的马队传到了欧洲。因为此时,欧洲尚未出现高尔夫球的雏形。这种说法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有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的确是我们首先发明了这项运动,如果必须见到实物才能相信,那么唐朝的画卷、宋代的“图衬石”、元朝的《丸经》、明朝的《明宣宗行乐图》、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捶丸的各式球杆以及四川五代三彩用的球……。并且“捶丸”运动的历史最早可追述到1282年。而在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球场,苏格兰人有关于高尔夫最早的记载是在1457年。虽然中国的高尔夫运动发展现状比起国外来讲相对比较落后,但不能以此来否认它的起源。也许人们把苏格兰起源作为了一种习惯,因为它是高尔夫规则的制定机构,拥有最古老的球场,所以普遍认可苏格兰起源说,可是历史的证据是不断挖掘的,如今我国有如此多的证据可以佐证,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说高尔夫就是起源于中国呢!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顾鸣塘:《斗草藏钩》上海古籍出版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赵贻贤 戴玫:《高尔夫启蒙》 原子能出版社
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七十三
伯纳德:达尔文:《高尔夫百科全书》 英国出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宁志斋:《丸经》公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
迈克尔-弗兰内里(Michael Flannery)
里查德-利奇(Richard Leech):《穿越时空的高尔夫》 英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