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周身放松的要领
放松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只有做到放松才能够达到心静,才能够做好肢体上的工作,陈氏太极拳中如何做到周身放松呢?周身放松又能起什么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氏太极拳周身放松的要领。欢迎阅读!
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常说的身法,指的是练拳者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放松,要调整身法,首先要把功夫下在放松上,使各个关节松开,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
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
二是若是腿的支撑力不足,很难做到周身放松,所以腿力的锻炼非常重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
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意
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一种是身体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
常说的放松就是指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位自然的放松下,气沉丹田。初学者要要注意,避免发生上述毛病。
可通过增加练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其毛病就会消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一阶段练习,需有3至4个月时间。届时,身法已得到调整,姿势已基本正确, 并且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已有内气活动的感觉。
陈式太极基本的松圆松,是要求陈式太极拳习练者要由内到外放松
内,是指习练者的脑中枢神经系统,也称为意念、心理等。外,是指习练者身体的骨骼、肌肉、皮肤等。
圆,是由内至外的圆,是在松的基础上的圆。内圆,是指习练者以意导气、以气催形,通过一呼一吸引导内气,完成从涌泉穴、命门穴、百会穴、丹田、会阴穴再回到涌泉穴的大、小周天的循环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外圆,是指习练者以内气催外形,使身体的九大关节(踝、膝、髋、腰、颈、肩、肘、腕和指)旋转,形体进行螺旋升降,分别划出圆形或弧形来完成陈式太极拳套路。因此说,陈式太极拳的松和圆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姊妹。
首先,我们从陈式太极拳套路表演观赏功能的角度谈松、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式太极拳套路表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拳路中展示的立身中正、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快慢相间、高低起伏、舒展紧凑、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等,均体现出一种阴阳和谐之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习练者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有松、圆做基础。因为只有由内到外的松,脑中枢神经支配肢体的灵敏度才会更高,身体各个部位拉长和伸展自如的能力才能增强,否则动作会显得僵硬、呆板。
在松的条件下只有圆,形体动作才会做到高低起伏、舒展大方,给人一种浑圆一体的视觉感。因此说,缺乏松、圆的陈式太极拳套路演练,达不到表演观赏应有的效果。
其次,我们从陈式太极拳强身健体功能的角度谈松、圆
实践证明,进行陈式太极拳松的练习,可以有效抑制人的脑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和一定程度地调动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调节人体微循环系统的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为,陈式太极拳练习要求习练者在遵循基本要领的同时,还要求思想入静,排除杂念,做到以意领气、以气催形,使意、气、形融贯一体。
陈式太极拳的演练过程就是对人的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调节过程。要达到这个效果,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就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放松。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静脉血液回流心脏,正常情况下是靠心脏的功能来完成的。陈式太极拳圆的运动,可使人体关节旋转,有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在追求陈式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同时,把握陈式太极拳圆的练习与松的练习同等重要。
第三,我们从陈式太极拳防身技击功能的角度谈松、圆
陈式太极拳毕竟是一门武术,涉及擒、拿、格、斗。我们的先辈早在陈式太极拳打手歌中就有这样精辟的总结: “棚、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这是对陈式太极拳在实战方面湘潭房产。
在陈式太极拳的棚、履、挤、按四正劲和采、挒、肘、靠四隅劲的八种劲路中,棚劲是基础,没有棚劲,其他劲路就无法产生。
太极拳放松的八个好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鑫在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就是说,练拳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骨节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动作轻缓可以逐步体会和纠正全身内外的不放松之处。因此练太极拳是从动作的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的。太极拳这种放松用意,内外合一的锻炼方法好处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可以使精神上放松。缓解紧张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可以使腹式呼吸和横膈运动不受牵制,在疗病保健和技击上,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以后,气血周流无滞,气行于骨节隙缝之中,能加强节节贯串的作用。
4.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的灵敏性,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都能获得高度的发展。
5.全身骨节由于放松而自然下沉,发展了下肢的支撑力,胸背、肋骨节节松下,外向前合,有助于沉气,稳定重心。
6.能够发展力量和速度。因为全身处处放松了力量,才能毫无阻碍地、圆活地加快速度。
7.稳定的重心有利于动作的灵敏和技击运用时的发力。
8.放松用意的练习,有助于提高技术,提高人的情绪,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力量。
全身放松的太极拳练习,由于意识的引导和贯注,动作会逐渐和顺协调,屈伸旋转自如,久而久之,手臂极为绵软而又极为坚硬,全身极为轻灵而又极为稳重,这就是积柔成刚。使动作出现似松非松、刚柔相济,也就是肌肉放松和收缩更多交叉进行。太极拳在螺旋式、抽丝式的身手腿旋转运动时,全身各部分肌肉总是交叉着一松一紧的,由于放松的意识在支配着肢体,因此,即使是绞紧的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富于弹性与韧性的。
由于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寓刚”,在实际运动过程中,放松的时间多于收缩的时间。就是说,每式的运转过程是轻松的,到定式时是沉着的、贯劲的。太极拳的动作始终是螺旋式、抽丝式的内外协调运动,使全身各部位圆活无滞、富于弹性和韧性,所以能随时灵活地集中于某一点,从而能发展力量和速度,如拳论中所说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灵活变化,周身一家,发力完整一气。
许多不真正了解太极拳运动的人,往往不懂得太极拳放松的意义,把太极拳的慢练、举动轻缓误以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其实,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发力前的动作,都首先是放松。只有先放松,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快速力量。太极拳放松之理不但适用于太极理论,而且适用于一切体育运动之中。在学习太极拳放松用意的理论指导下,可以明白更多运动之理,太极拳放松入静是每一个太极拳练习者的修炼之道,必须认真体悟。
练太极拳举动轻缓,是为了运劲,须无微不至。开头就用快速的练法,必然使有些动作过程滑过,做不到处处都能恰倒好处。只有慢练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而后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极致,如此反复锻炼才能极虚极灵,又能极重极轻,快慢轻重,随心所欲。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练有了功夫后,就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所以拳论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
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阴阳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灵魂,传统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纯以神行,仅看到神的忽隐忽现,刚柔的痕迹看不出来。从太极拳的最高步骤和最高要求看,放松不是太极拳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放松用意的重要性。不懂放松用意就是不懂太极拳,没有充分放松练拳就练不成真正的太极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氏太极拳周身放松的要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