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虚领顶劲的介绍

虚领顶劲的介绍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虚领顶劲的介绍

  虚领顶劲不仅被杨派太极拳列为"十要"之首,也是其它流派太极拳遵循的练功要旨之一,它源于道家的导引养身术。道家功是把"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同时提出的,要求修炼者"至虚极,守静笃"地修炼"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达到"虚其心,实其腹"的性命双修境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虚领顶劲的介绍。

  虚领顶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是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虚领顶劲不仅被杨派太极拳列为"十要"之首,也是其它流派太极拳遵循的练功要旨之一,它源于道家的导引养身术。道家功是把"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同时提出的,要求修炼者"至虚极,守静笃"地修炼"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达到"虚其心,实其腹"的性命双修境界。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的实质,是用十二个字概述了太极拳身法的立身中正,是顶劲领起与腹部的沉劲同时作用于身弓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掌握和运用自如地把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缜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太极拳"立身中正"的身法。

  虚领顶劲的含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顶劲者。即顶头悬。

  头顶正直。腹内松净。气沈丹田。精神贯顶。

  如不倒翁。上轻下沈。又如水中浮漂。漂然不没之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歌曰:神清气沈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攒。凭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沈不倒颠。

  虚领顶劲的要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练习时,要求头向上顶,但颈部肌肉不要僵直,头部动作应与身体位置和方向的转换协调一致。

  "虚领顶劲"亦写为"虚灵顶劲",语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是对头部姿势的要求。

  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云:"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虚领,即虚虚领起,徐致一注云:"虚领者,谓当用虚灵之意(即不用力)自引其顶。"

  虚领顶劲的详细论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太极拳最关键的要求,是上下相承的一个整体,也是最需要论述的两个方面。

  虚领顶劲

  用体态姿势来褒贬人的外貌时,多把"头歪脖扭"、"低头猫腰"、"缩肩弓背"、"藏头缩尾"等词做贬义,而把"机灵"、"精神"、"气宇轩昂"等词做褒义。被夸好的人都应该是"挺胸拔背"、"头直顶圆"、"两眼圆睁"给人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这种人只能是健壮的运动员或武术运动员的外貌,太极拳的要求,则不是挺胸收腹、两肩向后,头项挺直、眼睛圆睁,把一派"尚武精神"显露于外,,而是向上的"虚领"头顶心的百会穴,使之朝上方垂直于苍穹,此处好像被系悬起来一样,用意轻轻顶起一个气球,因此又叫"顶头悬"。顶悬头正,纲举则目张,四肢百骸才能灵活地运动,各经百脉才能通畅运行。《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古人以昆仑山最高,比喻头顶)。所以道家讲:"上炼神于泥丸",佛家的"摩顶受诫诫"也修此重地。

  有人认为"顶头悬"这三个字好理解,而"虚领顶劲"的"顶劲"二个字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如果一提起"顶劲",就会想起足球运动中的"头顶球",又想起朝鲜人、印度人用头顶物。非也,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力、用劲贯于头顶之上,把物顶起来,把人顶出去。练太极拳绝不是练"油锤贯顶"的功夫和"撞羊头"的本领。这里所说的顶劲的"劲",是用来形容精神、神情。

  太极拳是"身心双修"、"形神兼备"的功夫,是"用意识引导动作"的运动,是全凭心意(高级神经中枢严密、精细地指挥机体)进行的形体活动,所以把头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在全身放松、周身松净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虚领顶劲"。所以《十三势歌诀》中说:"满身轻利顶头悬"。

  "顶头悬"者,实际就是放松,就是舒展。别处都可以往下放松,唯独头顶不能往下。如其往下沉,必须压住肩和胸腔,使脊柱在颈、胸部分的生理性弯曲程度增大,只有顶头悬起之后,才能减少颈椎向前弓曲。同时,也矫直了胸椎向后弯曲的上半部分。上边"虚领顶劲"再配合下边"松腰溜臀",才能使脊柱出现的四个生理性弯曲变小或舒直,能达到畅通"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能使"督脉"上下通顺,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如到"气沉丹田",必须首先做到"虚领顶劲","虚领顶劲"是"气沉丹田"的先决条件,"气沉丹田"则是"虚领顶劲"的保证条件。最贴切的比喻就是:用手捏住处一根链条或线绳的一端,向上提起,则此链条的节节才能松展开来,垂于地面。放手扔下链条,很容易堆积在一起而互相挤压。如果手一手提起链条,再用另一手上托它的底部,则链条几卷曲,不能舒直。这就是"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的物例。

  "虚灵顶劲"。"虚者对实而言","灵者对滞而言"。头顶之处能虚、能灵地向上悬起,则其下的躯体始能放松、轻利、敏捷地活动。大家要在"灵"字上多加琢磨,多下功夫去领会。

  "顶头悬"和"悬顶"是简称,也有人说:"顶悬若虚"此句是在文字上强调:"虚悬"。所谓"虚悬"者,绝不是用劲的实悬,用力的滞悬。如此,则容易引起头颈部梗起、强直。强直之后,必然影响肩、背、胸等部位的舒松、自然。气易上浮,重心上升,也就谈不上轻灵活泼了。

  既然不是用力、不是用劲儿提顶,难道用贯顶吗?也不是。"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滞之虞,所谓顶头悬也",因此,只能用"神"去"贯顶"。如何才能做到"神贯顶"呢?简单地说,也很容易,只要保持"眼神平直,领起精神"即可。眼神随着"用意"的手活动,在定势的刹那间,眼神通过"实手"的上方直达前方平远的地方。(当然也有个别之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里要特殊说明:贯顶必须用神,亦即是"领起精神"就算做到了,除不能用力、用劲之外也不能用"意"去提顶、贯顶。其理由是,国心线提起垂直后,周围才能灵活敏捷地转动,因此,才有"尾闾中正神贯顶"的真正意境。太极拳要求是用手、用身体也包括用头周围部分接触对方,这些相接触的地方,才是用意之处。因此很少用头顶来应付对方,所以,不能意念贯注于头顶。在盘拳走架时,也应当如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也谈谈与悬顶相反的现象 ------ "丢顶"。练拳之人常说:"低头猫腰,传授不高","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不丢不顶不丢顶"。"丢顶"是练拳中最主要的毛病之一。那么,怎样判断在练拳时丢不丢顶?应当看从顶到颈、到背、到腰椎是否始终保持自然的、舒松的吻合。如能如此,即便是俯身很低,但没有产生低头、弯颈、屈背、猫腰等现象,也不算是丢顶。因为太极拳也和其他拳术运动一样,基本动作不外是"伸、屈、进、退、起、落、仰、俯"。譬如:做俯身动作时,只要练者能始终保持从头部到腰部的自然平直,那么不管俯得多么低,也不能说是丢顶。换句话说,不论练的架势多么高,哪怕是一个站立的姿势,如果练者出现有低头、扬颏、弯颈、驼背、猫腰等现象,就算是丢顶了。当然,做俯身动作要保持不丢顶,确实需要认真正确地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但是,不能怕被说为丢顶,而不敢锻炼俯、仰的动作。所以应该说清楚,如果愿意在太极拳运动上下些功夫的话,需要首先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好。

  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与"虚领顶劲"相对而言的。二者是一个共成的整体,不可偏废,是王宗岳首先在《太极拳论》中对练拳者的身躯、形体、姿势和"内在的意境"提出这两大要求的。

热门文章

50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