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十分渴望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使自己的劲运和美观、力发得漂亮。然而由于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的观点分歧、内容庞杂,广大习练者很难从中系统、全面地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从而影响了运劲发力水平的是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用现代物理力学知识,将人体所受的力分为支撑力、磨擦力,对手的打击力和打击对手的反作用力;将人体发的力分为肢体力、气力和念力;将太极拳运劲发力过程分为产生、运行和发放三个阶段;并根据劲力在三个阶段中的不同特征,将劲力划分为太极力、太极劲和爆发力。人体所发的肢体力、气力、念力叫太极力;传导、运化中的太极力叫太极劲;太极劲以最大值发放出去叫爆发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一、太极运动规律

  (一)沿路运劲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陈鑫的《太极拳经谱》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太极拳劲在运行中有一定路径,运劲时首先沿体内路径将劲力传导、运化至技击部位;其次太极劲运化到技击部位后沿体外路径进行圆弧运化。整个过程中,太极劲均是沿着一定的路径运行转化的。体内运化遵循螺旋缠丝、折叠运化、节节贯串规律;体外运化遵循手(劲)走圆弧规律。

  1.螺旋缠丝。是指太极劲在传导、运化和整合过程中,有自身的运化路径,运劲时需要沿一定的螺旋轨迹,运用缠丝的方式进行化。不同的拳势有不同的路径和螺旋轨迹,脚腿、胸腰、手臂等部位也有顺缠、逆缠等若干种不同的缠法。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对此已作详述并附有较直观的缠丝图,在此不再详述。

  螺旋缠丝规律,是太极拳运动发力规律中十分重要的规律,因此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作了特别的强调:“太极拳,缠丝法也。”太极拳习练者必须详加研究,细心揣摩,刻苦练习,才能掌握这一基本规律。在各式太极拳中,有的特别强调螺旋缠丝的问题,有的不提螺旋缠丝的问题,有的对螺旋缠丝问题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螺旋缠线的运动方式仍然体现、贯穿在各式太极拳中。因此不管你习练的是何式太极拳,都不能不对螺旋缠丝规律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否则拳技难以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折叠运化。是指太极劲在传导、运化和整合过程中,除了运用螺旋缠丝的方式进行运化外,还要用折叠的方式进行传导、运化。折叠运化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脚有折叠,手有折叠,胸腰有折叠,人身所有重大关节部位都有折叠 ,但“要紧之处,全在胸腰折叠运化”。所以,太极拳习练者必须加以掌握,特别要掌握好胸腰折叠运化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胸腰折叠运化规律,马虹先生在《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一书中,将胸腰折叠运化方式分为胸背开合、左右折叠、前后折叠、上下折叠、斜向折叠,并对胸腰折叠的生理机制和这五种折叠运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详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节节贯串。是指太极劲在传导、运化的整合过程中,各组成部位之间劲力传导、运化的基本规律。人体有200多块骨骼,有许多关节,两个关节之间就是一节。因此从骨骼关节的角度看,人身有若干节。节节贯串规律就是运劲时,沿劲路将劲力从一节传导至另一节,节节贯串起来。对节节贯串规律的外型表现特征,陈照奎先生曾作了比较形象的表述,即像毛毛虫运行一样,一节一节地向前涌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手(劲)走圆弧。太极拳劲在体内按一定路径,通过螺旋缠丝、胸腰折叠、节节贯串的方式传导、运化至技击部位后,在体外,技击部位还要沿一定路径进行圆弧运化。所以太极拳的外型表现特征就是圆弧运动,非圆即弧。只有在发力的瞬间,技击部位才变成直线运动。太极拳要求手走圆弧,不要使其出现凹凸、断续。不出现凹凸就是在走圆弧时,要走得圆,走不圆就出现了凹凸。不出现断续就是走圆时不停留,要连绵不断,停留了就出现断续。那么发力出现直线运动,又怎么继续运动呢?要迅速用小圈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相对做到不出现断续了。

  (二)走劲发劲规律

  通过螺旋缠丝、折叠运化、节节贯串的方式,将劲运化到技击部位后,按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要求,在技击对抗中这个劲还不能发,还要等到双方劲接触,我方接劲、听劲、引劲跟劲,使对手劲力落空或断劲时,才能发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接劲。接劲简单地说就是在技击对抗中将对手的来劲接住。具体地说,对抗中,对手运劲向我方靠近,我方迅速将劲运到手的部位,向对方的手靠近,并贴住、粘住对方的手,使接触点不松开,确保我方的劲力与对手的劲力接上。接劲是太极拳技击对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技巧,对方的来劲接不住,就谈不上后面的化打问题。

  是否能接得住来劲取决于接劲的角度、手法及其运行轨迹、来力大小、技术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接劲的角度。对手运劲袭来,不能迎面接劲,否则,我方的劲会与对手劲发生迎面相碰而使接触部位弹开,我方的手就难以贴住、粘住对方,两个劲根本无法对接上。所以在接劲时,我方出手一定要与对方来劲保持一定的角度(夹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两劲对接时的碰撞协和,这样手就容易贴住、粘住对方。

  其次是手法及其运行轨迹。手法及其运行轨迹要圆弧滚肘。手的运行轨迹不能是直线。如果是直线运动,你出去的劲与对方的劲的夹角超不过90º,作为改变对方劲力运行轨迹,破坏对方的进攻可以,但要贴住、粘住对方,还比较困难。因为这个角度超不过90º,两个仍然会有碰撞需 使接触部位弹开,只不过碰撞协和比正面接劲时要小而已。所以,接劲时手的运行轨迹要走圆弧。夹角最好走到90º至135º之间,再与对手的劲力接触,两个劲力在运行方向上夹角小于90º,正向碰撞协和没有了,只有斜向的碰撞协和,这样就比较容易贴住、粘住对手了。除运行轨迹外,手法也很重要,因为两个劲力斜向碰撞垢,相互碰撞的两个劲力,虽然夹角小于90º,但仍有一定夹角,使两个劲力分开。除要求手走圆弧外,还要求运用手肘旋转手法,即滚肘。接触时你一滚肘,劲力沿切线方向出去再与对方的劲力接触,相互碰撞劲力的夹角又会减小,这样更容易贴住、粘住对方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方的来力大,速度快,接不住怎么办?接不住就闪避。因为你有多高的技术技巧和功底,只能接住多大、多快的劲力,超过限度是不行的。

  2.听劲。与对手的劲接上后,进入听劲过程,即感知或试探对手劲力大小和方向。一般来说,我方的劲与对手的劲接上后,即可感知对方劲力的大小和方向。但如果你的对手是试探动作,你与来劲刚一接上,其大小、方向消失。你应随既给对方一点劲,试探一下对手。一般来说,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从本能及条件反射的角度讲,你一给功,他同时会给你一个顶劲与之抗衡,他这个顶劲一作用在你的手上,你就会感知出劲力的大小和方向。感知或试探对手劲力大小和方向的过程,就是太极拳上讲的听劲。当然能否听得出来,与自己的功夫深浅有关,功夫不到家是听不出来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引劲跟劲。引劲,牵引或诱使来劲向我方纵深前进,将其化掉、落空。具体来说就是,听出来劲的大小、方向后,保持接触点不松开,手继续圆弧滚肘运行,来劲运行轨迹及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并从圆弧切线方向上被引化掉或落空。跟劲,来劲退回,要紧跟不放,逼其出现断劲。具体来说就是,我方引劲时,对方感到不妙,即将来劲退回,我方仍要保持接触点不松开,手继续圆弧滚肘跟进,迫使退劲轨迹及方向改变,将其逼到被动位置即出现断劲。引劲跟劲中必须做到“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才能运化出发劲打击对方的有利时机。

  “粘连黏随”,即在引劲跟劲过程中,保持接触点不松开,引劲中将来劲粘住,跟劲中将退劲黏住。是否能粘得住、黏得住,就是要看你在引劲跟劲中是否不丢不顶。为此,引劲退劲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是手领身随不丢开。引劲跟劲中,来劲可能沿引劲的方向抽逃,也可能沿引劲的反方向退回,如果我方的劲跟不上,或够不着,双方接触点随即会分开,就粘不住来劲、黏不住退劲。此时,我方应随即沿其抽逃或退回的方向,随曲就伸,进行位移。位移中要手领身随,手需要走多少才不至使来劲抽开或退开,身形马上就要跟上多少,粘住它,黏住它,使其逃不脱,走不掉,直至其落空或出现断劲。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与爆发力中的身领手发(或称内动外发、腰动手发)规律相区别。

  二是不起强劲不犯顶。人体所发的力有肢体力、气力、念力三大类。肢体力在引劲跟劲中,只能用于保持平衡或进行位移,或在保持肢体关节松活的情况下,稍发一点与气力、念力一起去进行引劲跟劲。不能强发肢体力去参与。因为肢体力在三种力中力量最强,并有特定的方向,起强劲会带来不利。

  第一,强劲一起,强化了劲力的向前运动趋势,引劲中双方的劲变成了顶劲。顶劲一出现,我方可能将对方顶过去,对方顺势抽逃而出现丢劲;对方也可能将我方顶过来,我方处于背势而出现断劲;也可能出现相持状态。这样就难以实现我方引进落空的战略目的,甚至会使我方处于被动状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强劲一起,强化了劲力的向前运动趋势,劲力向其他方向运转就会受局限,你的劲变成僵劲,并失去了灵活性;另外,强劲一起,人体关节即出现僵硬状态,位移运转也不灵。因此,引劲跟劲中最容易丢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强劲一起,强化了劲力的向前运动趋势,你的劲力运行轨迹弧度会减小,再大几乎要变成直线。你沿直线一折回,即出现断劲。你的劲一断,对方就可能发力打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肢体不能起强劲,只能用念力、气力及稍加一点肢体力进行运化。念力随意念走,意念一变念力马上就变,比较有灵性。意到气到,气力(掤劲)也跟着到。肢体力小了,念力可以改变它,意念可以统帅它,大了它硬要往前走,念力无法改变它。不起强劲,才不犯顶,也不容易丢。

  4.发劲。跟劲中,如对方还没有被逼至断劲,我方发力时机仍不成熟,对方又运劲向我逼来,我又随即粘连黏随,周而复始,直到我方技击时机成熟,即对方的来劲被引进落空时,随即合力打击对方;对方处于被动状态,无力运劲与我方抗衡而出现断劲时,随即发劲攻击对方。这就是太极拳讲的“一空就打、一断就发”的发劲规律。

  二、太极劲力转化规律

  太极劲运化过程完成后,在拳架演练中要发力或在技击中要给对手以有力的打击,就要将太极劲转化成爆发力发放出去。发劲可大可小,把最大的劲发出去,太极劲就转化成了爆发力。太极劲转化为爆发力,有一个转换过程或转关过程,即转动关节或击打部位,身形调整到发力或打击的最佳状态后,再将劲力爆发出去。转关过程中,要遵循转关慢运、调整身形、卷屈蓄力等规律。

  (一)转关慢运。就是盘架中,转关过程要“静运无慌”,身体各部位要慢慢运行、转换。为什么要慢运呢?因为只有慢运,才能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发力或打击的最佳状态,快了或技术还不熟练,就不能保证身体各部位都到位,爆发力质量会受到影响。长期慢运熟练了,再经过推手、散手等运劲发力的技术技巧训练,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条件反射。那时,我们在技击对抗中才讲“转关快运”“引进落空合即出”,对手的劲力一落空就打,对手的劲力一断就发。慢了就会丧失技击时机。但在习练的初级阶段还是慢运好。

  (二)调整身形。转关慢运中,要将身形调整到发力或打击的最佳状态。按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检查一下最否符合松胯圆裆、含胸塌腰、虚领顶劲等等。这当中任何一个部位不符合太极拳基本要领或不符合技击基本要求,都会影响到劲力的发放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卷屈蓄力。调整身形的同时,还要注意卷屈储力。“劲以曲蓄而有余”,肢体只有在卷屈时,才能将其弹力、张力、旋转力蓄集起来,并处于待发状态。肢体不卷屈或卷屈不好,发出的肢体力会大打折扣。卷屈蓄力怎样做,张志俊老师概括为“梢节领劲,两头卷曲”,即两手两脚领劲卷曲起来进行蓄力。当然还应包括胸腰左右两头往前面卷曲来进行蓄力。用形象的说法叫“身备五弓”。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胸腰弓是反弓,即通过虚领顶劲,含胸塌腰,将人体本来处于自然弯曲状态的脊背拉直,发力后放松,才恢复自然状态。卷曲蓄力,要像鞭炮一样,要裹得紧,才会爆发得好。

  三、太极运动发力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转关过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发力。发力遵循合力旋打、内动外发、保持平衡、松活弹抖等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合力旋打。卷屈储力后,还要将肢体力、气力、念力运化到技击部位形成合力。在发力前的瞬间,还要用一个小动作将力完全合住,即按太极拳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原理,沿打击线路的反方向,稍位移后挫,将技击部位随限猛然旋转爆发打出。要注意技击部位必须旋转打出,这样发出的力因有旋转力而威力更大。在打出瞬间要做出这个小动作,武禹襄在《太极拳论》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如意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讲通俗一点,就像打乒乓球时的抽球,对方把球打过来,我方要抽打,怎么办呢?就是球快接近我方时,将拍子往后一扬,随即向前抽打出去。

  (二)内动外发。即内动外发规律。为什么要内动,外才发呢?因为发力前先要卷屈蓄集肢体力,然后肢体力还要在腰部进行折叠运化,气力、念力还要运化到丹田部位集中,处于待发状态。这些力要从这里传导、运化至技击部位形成合力,最后才发放出去。所以要“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丹田不动,力不发。

  (三)保持平衡。从发力到打击到对方,我方的技击部位有一个位移,这个位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的身体平衡。保持平衡有“前发后塌”“左发右塌”等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右手向右前方发力打出,左手就要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发力,形成一对对称平衡力。如双拳同时向左拳方打出,就要通过腰腿反方向运动塌劲,形成一对称平衡力等等,这样就能有效保持身体平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松活弹抖。松活就是全身要放松,关节要放活。发力前后瞬间均要做到松活。一是发力前瞬间,在做后挫的小动作时要松活。为什么?从技击角度讲,将对手的劲力引进到一定位置后突然松活,我劲完全消失,来劲才能完全落空;从发力角度讲,发力前瞬间松活,有利于调整发力角度、方位。

  二是发力后瞬间,即爆发力到达技击点或最大值瞬间后要松活。为什么?从反作用力角度讲,我方爆发力打击到对方时,对方会同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于我方的技击部位,这个反作用力与我方的爆发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如果不松活,这个反作用力有可能对我方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松活了,对方反作用力就会推动我方技击部位的反向运动,我方的技击部位又会自然带动肢体关节做屈伸运动,从而将对方反作用力消耗、化解掉。从攻防角度讲,爆发力到达技击点瞬间后松活,有利于防守或再次进攻。因为我方爆发力发放瞬间,关节或肌肉组织等会出现短暂的僵硬状态,如果不松活,会使僵硬状态延续,给对方可以可趁之机。松活了可以缩短僵硬状态,不仅随即可以组织防守,而且还可以迅速调整组织再次进攻。从盘架角度讲,盘架发力中爆发力达到最大值瞬间后要松活,还有利于断劲续接及拳势转换,使打出的拳连绵不断。

  四、太极运动断劲续接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劲力爆发瞬间后,要发生两个主要的变化。一是在圆弧轨道上运化的太极劲,转化为在直线轨道上运行的劲力爆发出去,即出现太极拳理论常说的“出圆入方”;二是爆发力达到最大值的瞬间,由于全身放松、关节松活,劲力的直线运行轨迹中断,直线运行的劲力消失,即出现了人们常说的断劲现象。太极拳要求“劲不断,意不断”或“劲断意不断”。出现了手走直线、劲力消失的断劲现象,怎样把断劲又续接起来?即出现断劲时,要立即运劲“快运走一小圈”。走圆的时候要想到方,走方时要想到圆。这样在出现直线断劲的瞬间,即可做到“劲断意不断”,或可相对做到“劲不断、意不断”。

  五、太极运动劲力化解规律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技击对抗中,我方要受到对方两个劲力的作用,即我方攻击对方劲力的作用力、对方攻击我方的劲力。怎样化解我方所受的这两个劲力?我方劲力的反作用力,一般来说,只要松活得好、保持住平衡即可将此劲力化掉。对方攻击我方的劲力,可以通过接劲、听劲、引劲,将其从圆弧运动的切线方向引化掉。如果化解不完,仍有部分劲力作用于我方的手上,可沿手将对方劲力向丹田引进,用意力、气力化掉。到丹田化不完,劲力还往下走,念力、气力用不上,只要能保持平稳,地面的支撑力会迎头将其化掉。支撑力化不完,保持不住平衡,就要顺势往后退,将来力转化为我方运动的动量,通过后退运动,动量会逐步消失。

52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