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的练法
24式太极拳的练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今人们习练的太极拳可分为三大形式:传统太极拳、普及推广太极拳和竞赛太极拳。传统太极拳呈现今又主要分有六大派:陈、杨、孙、吴、武、赵堡:普及推广太极拳中主要以24、48式习练人群最多,其中24式太极拳是1956年由国家体委组织多位太极拳家创编的套路,对普及推广太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练习24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多练习者常有这样的疑惑:24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有何异同呢,能不能起到传统太极拳同样健体防身的作用呢,如何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24式太极拳的练法。
24式太极拳的练法一、24式太极拳与传统杨式习练异同
24式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为基础创编出来的,与传统杨式相比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相异的地方。
传统杨式太极拳和24式太极拳对手指的要求皆是自然伸直且呈现出“荷叶掌”,在练拳时伸出的手掌犹如“照妖镜”,五指肚要相聚。但在两手体侧抱球时则要求不一,传统杨式抱球两掌心斜相对,24式太极拳则要求体侧抱球两掌心相对。在行拳途中,尤其下肢的重心转换更体现出了两者的不同。以左搂膝拗步承接右搂膝拗步为例,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的做法为:重心不变,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撇45度,身体渐渐左转,眼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顾及左掌。很明显,传统杨式太极拳重心的转换为“实转”。24式太极拳中的做法为:重心平稳后移,逐渐将重心放置右脚,起左脚脚尖外撇,重心前移至左脚,身体渐渐左转,再迈步右脚。很明显,在24式太极拳重心的转换为“虚转”。
24式太极拳的练法二、太极拳练法圭桌练习
太极拳需要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练拳者只有不断通过体悟修炼和对照拳谱经典与自身感受而不断做出总结,才能达到不断提升拳质的目的。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既然24式太极拳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的,那么就可以认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练法准则同样适用于24式太极拳的练习。所以,为提升练拳者练拳的效率与准度,本人把太极拳的习练分为静态技术和动态技术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静态技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静态技术又称为身形技术。初练太极拳,应把拳架的练习放在首位。所谓拳架者,即学者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练架子。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的定式都要通过对照拳谱经典上正确的要求与注释进行自我检验。静态技术包括:1.虚灵顶劲;2.提顶;3.顶头悬;4.贯顶;5.沉肩坠肘;6.含胸拔背;7.阔背;8.舒指坐腕;9.松腰敛臀;10.泛臀;11.尾间中正;12.圆裆;13.沉髋;14.外三合;15.立身中正。
以上十五点想必习练过太极拳的拳友们都听过,但是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拿“左野马分鬃”这个动作定式为例来加以说明。首先,太极拳的架势需要“外三合”,所谓“外三合”为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拳友们在做定式动作的时候就需注意和自我检查,是做到否肘与膝合等等”外三合”了,以防动作散乱,这样才能渐渐练出太极拳所需的“合劲”。含胸拔背是塌腰力量上升至背部时所产生的生理现象,拔背是力量沿着脊柱上拔后绷所产生的感觉,或称为“气贴背”,这样同时也就做到了“阔背”。 “立身中正”要求在定式的时候就明确重心的放置。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左野马分鬃”重心的放置为前七后三,前弓腿为实,后蹬腿为虚。明确后,再松沉左胯,自然蹬直右腿,这样也就“尾闾中正”了。拳论有云: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做出顶头悬其实不难,有如我们一手捏着筷子的一个顶端让其自然下垂,这种状态就是让身体自然地放松下垂,做到头顶悬同时也就做到“提顶、贯顶”了。沉肩坠肘的沉肩包括了胛的部分,肩胛是一个整体,沉肩在闽系南拳中称为“吞肩放胛”,胛骨的主要功能是向上、向下、朝前,唯不能朝后凸出。沉肩是肩关节朝身体内卷,有内吞之意,俗称包肩,沉肩时肩关节和腕关节做对称运作合力于肘,形成坠肘;坠肘有中定之意,沉肩坠肘使得上肢和身体形成了整体力量的连接。与“泛臀”相互对应的是“溜臀”,做对“泛臀”需要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沉胯,其感觉为臀部的着力不局限在某一点,而是要“泛”起来,“泛到一个面,甚至整个臀部都辐射出力点”。裆是两大腿之间以会阴穴为中心的内盆底肌部位。圆裆就是把裆撑圆,使得裆部呈拱形,犹如赵州桥的拱券,这样就有利于重心移至腿脚,使得下盘稳健有力,转换灵活,易分虚实,这样气脉方能贯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无论不明,论无经不通”,把握正确的静态技术的练法,可以让我们太极拳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夯实我们下一阶段——动态技术的基础。
(二)动态技术
动态技术就是有形有法的技术,它需要拳友花时间反复练习加以体会。动态技术包括:1.两膊相系;2.分清虚实,内外相合,上下相随;3。动中求静;4.节节贯穿;5.轻灵;6.-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7.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8.内三合;9.呼吸;10.松紧蓄发。
在行拳走架时, “两膊相系”可以理解为在两肘与两膝上下左右运动之间貌似由细线相连接,牵动各个关节,犹如提线木偶“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握住这个也就理解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原则。如何做到”上下相随”呢?太极拳论云: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由腰而腿,总须完整一气。”这就要求我们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要随之动,这才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了。可以看出,上下相随又与节节贯穿相互关联发生。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其所练在神。拳论云: “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步轻灵,从而就能达到“内三合”的目的。对于习练中的呼吸,我们可以把握“蓄”或“含”为“吸”、 “发”或“拔”为“呼”的原则。道理很容易理解,在我们即将攻击彼方时,我们必须蓄劲,要吸气,到一定程度后,配合呼气,这就像南拳的发声,其目的是为了助长肌肉的发力是一个道理。太极拳有松、柔、圆、匀、缓五大特点,只有处理好内劲中的松静才能达到我们松紧的要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拳论云: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练习太极拳需要全身松开,不能有分毫的拙劲,只有这样才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正所谓“只圆无方是滑拳,只方无圆是硬拳”。
24式太极拳的练法三、结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十年太极不出门”,说明太极拳的习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富含高深的拳理。因而可以说,无论是简化太极拳还是传统太极拳,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习练,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4式太极拳静态技术与动态技术两方面的内容,需要拳者不断体悟,正所谓“由着熟到渐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