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被动

太极拳的被动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被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太极拳的“被动”是自己能够控制操纵的被动,就像海上行驶的帆船,对于风是完全被动的,但又是自己有主动之控制操纵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您介绍:太极拳的被动。供您阅读!

  太极拳的被动

  实施引进落空一方面必须缓冲削弱对方的攻击作用力,同时又必须利用对方被缓冲的攻击作用力,作为自己动作不能替代的动力。也就是说我实施引进落空的所有动作,都是利用了对方被缓冲力量的作用。或者说,我全身的动作都是被动的,不能主动。故拳谱称粘黏连随为“舍己从人”。比如,在对方攻击我实施引进落空捋时,全身尤其是接触的手臂必须放松,不能用力,手腕既绝对不能有往前方顶抗1毫米的主动,也就是不能有劲点,又绝对不能有往后退1毫米的主动,也不能毫无阻力任由对方推按,而是必须在有肩臂掤劲阻力的前提下步步为营,寸土必争地“彼不动己不动”,“缓应急随”地被动后移。这样才会在对方被缓冲力量的作用下发生被动的后弧形转动,不仅造成攻击力量强度被削弱,速度被减缓,并使其攻击方向被改变,可进一步被落空。太极拳的“被动”是自己能够控制操纵的被动,就像海上行驶的帆船,对于风是完全被动的,但又是自己有主动之控制操纵的。这种能够控制操纵的被动,表现为多个方面,化解中如:

  1.以局部的不用力维持手臂与自己躯干相对的位置关系,例如手腕不能被对方作用得离开自己的胸背正中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以局部的不用力,腿脚,小腹,腰胯的间接带动,使得手臂被对方的推动是沿着有利于化解的轨迹活动与转动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攻击中一局部的不用力使得手臂动态位置与体位符合最佳攻击要求。如以腿脚的活动维持“对吞”住对方等等。

  这样放松不用力没有主动,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的重要内容。

  这里要说明一点:太极拳的动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接劲(又称接手),粘黏连随,发劲,这里说的是粘黏连随部分,发劲对于别人是完全主动的行为,不是这里讨论的内容。

  如上所述,太极拳的“被动”犹如海上的帆船,对方被缓冲的作用力就像风那样为我所用,而船行驶的方向却是由我控制操纵的。

  那么如何在被动中操控我的动作,而不是被对方所任意左右呢?我的体会如下:

  太极拳的被动1.被动中的主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说太极拳必须“被动”,是自己与对方的最大感觉,也是练太极拳粘黏连随最大,最容易被忽视的特点。但是,太极拳的粘黏连随还必须要有相当限制之“主动”的。这种有相当限制之“主动”是自己在腰脊沉降用力的作用下,腿脚主动蹬撑地面,使得力量发生传递,并由下而上作用于自己的腰胯。但是必须十分注意腿脚主动蹬撑地面,也是在对方力量作用下被动发生的,对方感觉我仍然是被动的动作。这种主动的由下而上的传递的力量仅仅是作用到躯干而已,力量其实很小,《打手歌》称其为“四两”。

  《打手歌》所谓的“牵动四两”,其意思为“以四两牵动躯干”,很小的“四两”之力当然不能完全作用于手足与躯干,手足与躯干的活动主要还是需要被对方缓冲力量所推动,所以我的手足与躯干活动仍然是被动的。

  这四两主动的力,会使我的两胯像是有润滑油的轴承,使我后弧形转身等被动运动才会不先不后,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并使得对方的攻击不由自主地被引进落空而攻击不到我的躯干,即达到“人难进”的效果,这样的效果就是《打手歌》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这是就表面现象而言,实质上是“四两”仅仅起到一点操纵作用,“千斤”是自己拨自己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如果没有这“牵动躯干”的“四两”之力,粘黏连随的被动就像是没有润滑油的轴承,被动转动迟滞,后弧形转动也很难不先不后,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引进落空的效果也会不佳。所以“四两”的主动也是引进落空能够成功的关键。

  太极拳的被动2.动态含胸的化解,

  动态含胸的后撑扩大是由脚开始依次往上的,所以太极拳的动态含胸其实就是由下而上“里开外合”的一种反映,不仅仅是胸部的反应。首先是由一脚蹬撑地面,就像是有一个球由下往上滚压,引起脚腿,腹胸依次往后撑贴的收腹,进而含胸。熟练时是没有时间差的。含胸与缩胯是有密切连带关系的。如孙禄堂所说“两胯里根”与“两肩里根 ”几乎是同时“回缩”形成的。动态含胸既有配合对方攻击的被动,也有自身由下而上之力引起的主动,而且与对方接触的手臂与肩胸的交界处应该有动态形成弧形的感觉,那么,这样的动态含胸对于粘黏连随化解就会有很好的作用。

  含胸不仅会带动手臂活动,而且会帮助手臂的活动轨迹在胸前形成U形滑道,不顶抗的化解能十分得心应手。不会动态含胸不仅无法使得自己躯干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引起手臂的粘黏连随动作,而且手臂几乎不可能粘黏连随不顶抗的化解别人的攻击。所以,没有了动态含胸,也就没有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被动3.上下相随人难进,

  上下相随一是指全身上下的活动都必须借助对方的力量,被动的相随于对方,自己不能主观自主地主动,二是指全身上部的动作都必须是相随于下部的动作,就是说,稍上部位的活动是稍下部位的活动所带动的。这样的上下相随就会感到化解余地尤其充裕 ,攻击对方时会感到能够如影随形地牢牢控制住对方,而对方攻击我像是在推动一条泥鳅,根本无法将力落实,根本无法将自己推到。太极拳的主动不能用正向思维去理解,以为只有主动动作,主动出击才是主动,老子说“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太极拳的主动是用被动的上下相随之随人而动,是对方处于背势而我占据搏击中的“主动”地位。

  所以太极拳在动作外形正确的基础上,十分要求锻炼者反应恰到好处,完全合拍的被动,这是太极拳最难最难的内容。而腰能够达到这样,唯有在追求“柔可百折若无骨”的放松前提下“随人而动”,其根本就是杨先生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用“上下相随”于人的“被动,来控制操纵敌我双方的搏击,这就是太极拳的”主动“。是老子”相反相成“哲学思想的运用。中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方的攻击就是”螳螂”,自己的被动就是“蝉”,而“上下相随”的引进落空就是“黄雀”。这样的“被动”会起到“圈套”,”陷阱“的作用。李雅轩在随笔里说:“凡遇对方来手,要以轻妙的手法去摸索之,跟随之,顺势而应之,不可稍有抵抗”,也就是郑曼青所说的“吃亏”,杨振基说“我不动,跟你走”。杨露禅先辈说:“你要给你,咱打咱有,要哪有哪”,你要给你就是“舍己从人”,做到了使对方陷于背势,才能咱打咱有,要哪有哪。也就是“将欲去之,必故与之”。陈微明说太极拳之散手“是由黏住听劲而出”。许禹生在注《太极拳论》中说:“粘者,取制敌人之力也,遇敌施刚力时我惟顺应其势,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范围,如以胶着物,故曰”粘”。

  由此可知“粘”就是借人之力。如何粘,就是舍己从人,上下相随。“顺应其势,取而制之”。武禹襄:“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先不后 ”,“机有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掤劲的被动特性,为什麽肩臂只有不主动才能具有掤劲?掤劲与顶劲有什么区别?这样一个例子:

  他把手臂比喻为一辆车,掤劲比喻为躺在车上的几个孩子,外作用力比喻为推这辆车的大汉。躺在车上的几个孩子并没有故意对车用什么力,躺着孩子的车子除了重力对于任何方向都没有作用力,而对于任何外作用力又都是具有阻力的。那么大汉必然感到这车既有阻力又没有支撑地可以被推动,这几个孩子则感觉不到自己受到大汉的作用力,这辆车对于大汉的阻力与随动就相当于是“掤劲”。但如果几个孩子跳下车用力阻挡大汉推动的这辆车,这几个孩子的用力就表现出有方向的阻力,虽然大汉也能推动这辆车,但可以感到这辆车存在支撑,孩子也感到受了大汉的作用力。那么,这几个孩子的用力就是“拙力”,车子这时的阻力就相当于是“顶劲”。

  由此可见,掤劲是没有主动的,被动的,没有劲点的,其阻力主要是自重引起的。所以,如果肩臂有合格的掤劲就必定是李雅轩所说:“沾手之后,不可自动,只是,,跟之随之”。那么这样的手臂就会象是悬挂的物体那样,没有主动却既有阻力又能够随动。也就是说,掤劲与顶劲的区别在于,掤劲是没有主动的,顶劲是主动的。每人练太极目的明确,就会不好了。胜人者有力,无意者纯刚。得法者勤习慢和松,延年益寿。

看了“太极拳的被动”文章的人还看了:

1.练习太极拳之难

2.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3.太极拳松垮的见解

4.赵堡太极拳较手三十六病浅说

5.太极拳实战的三大必备技巧

6.太极拳的自然呼吸

7.论太极拳理论的基础

8.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

9.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

10.太极拳的四大劲源

5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