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
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太极拳运动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优秀运动项目,在中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久远的文化渊源。它以健身强体、防身技击、修身养性为一体的多重功能吸引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世界人民。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供您阅读!
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
1、忌行拳稳静分散,宜身心松静。
2、忌动中没静,宜动中寓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忌静中没动,宜静中求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忌假松的呆滞之重,宜真松的运动之沉。
5、忌假松的静止之浮,宜真松的运动之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忌又重又滞,宜松沉松活似水银般流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忌不是局部的柔软就是失掉了灵感性的柔软,宜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
8、忌局部的放松出不去,宜整体的节节贯串松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忌有柔无刚、有刚无柔,宜刚柔相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忌有软无弹,宜软中有弹。
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忌有松无紧,宜有松有紧。
12忌行拳双重,宜虚实分明。
13、忌拳势涣散,宜有开有合。
14、忌沉顶分开的伸脖子,宜沉中顶的虚领顶劲。
15、忌不是挺胸瘪背就是凹胸驼背,宜含胸拔背。
16、忌不是耸肩抬肘就是压肩落肘,宜沉肩坠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忌不是内气上浮的头重脚轻就是鼓气凸肚头重脚也重,宜上虚下实的气沉丹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忌找气感、意感,这样会导致胸腹部不适、憋气等等,也有失拳架的内涵;宜和气随意、松静自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忌扭腰往左往右,宜转胯往左往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忌臀部硬压坐下,宜松腰塌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忌站桩时大腿、小腿肌肉和骨头紧绷,宜收敛入骨(把劲吃到骨头里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忌弓步前腿膝盖接近脚尖甚至超出脚尖,宜松腰落胯的胫骨垂直立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忌不是松膝的吃劲点放在膝盖前面,宜松膝的吃劲点放在膝盖后面。
24、忌太着意的从地面或蹬或撑,宜顺着地面反座弹力的自然松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忌不是直来直去就是手脚主动划弧,宜腰胯带动手脚的被动划弧。
26、忌松中有懈,宜松而不懈。
27、忌紧中有僵,宜紧而不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忌慢中有滞,宜慢而不滞。
29、忌快中有乱,宜快而不乱。
30、忌轻中有浮,宜轻而不浮。
31、忌灵中有滑,宜灵而不滑。
32、忌没有中定内涵的形体立身中正,宜内外对称、平衡、静态动态之势俱稳的立身中正。
33、忌行拳时劲、意、神断了接不上,宜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4、忌不是丢就是顶,宜不丢不顶。
35、忌不是沾中没连就是粘中没随,宜沾连粘随。
36、忌掤手拙力顶,宜掤劲由脚底地面起,又如车轴的滚动。
37、忌掤若掤到人家身上去、捋若捋到自己身上来,宜掤不要掤到人家身上去、捋不要捋到自己身上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8、忌把化劲、发劲分开,宜化发合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9、忌化劲过快或过慢,过快敌劲易生中变,太慢仍不能化去;化劲宜顺人之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0、忌机未至就贪攻,宜攻人全在得机得势。
41、忌“四两拨千斤”,宜“四两拔千斤”。太极名师王壮弘对此指出:“拨是力量,不合太极之拳理;拔是重量,符合太极之拳理。”
42、忌一味退让的消极性舍己从人,宜一边寻机找势一边顺其来势的给对方来力找出路,这是积极性的舍己从人。对方来力没有出路就会产生顶牛,这是太极拳推手的大忌。
43、忌给人有可借之力。杨氏太极拳名家郑曼青对此指出:“不给人有任何可借之力。用手打人是帮倒忙;拿人是傻瓜;抱人是摔自己,自找麻烦。”
44、忌好勇斗狠和争强好胜,形意拳明师李仲轩对此指出:“一个好勇斗狠的人,往往头脑都比较简单,越来越缺乏灵气,是练不出功夫的。” 自以功夫高手的拳者,势必横气填胸、心气浮躁,这样又怎能进入太极之高境界?
45、忌用僵力、蛮劲去推手,宜随人之势,借人之力,接人之劲,得人之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6、忌有意带形,宜有意莫带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7、忌死守“以静制动”。太极功夫在应对打手时,最重要的法则是要求做到“先中先”与“后中先”二法。 “先中先”,即“先发先至”也。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太极拳一定要“走而后发”,这种观点是消极、被动的。 “后中先”,即“后发先至”也。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但必须要“机先动静”。对待时虽然是待机而动,但必须于“后发手”时,要“先命中”对方,务求“后发”而“先”击中对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8、忌总想着不让对手打倒自己或打败对手的动意,这种动意是自己给自己放了块绊脚石,是太极拳推手的大忌。宜心存虚静的以拳悟道才能得到真功。
49、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宜“贵在坚持”才能练出功夫和得到技艺。
50、忌过急速成,宜用真诚心学拳、用清净心悟拳、用平常心练拳。功夫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合适的火候,才能水到渠成,欲速而不达也。
51、忌傻练不动脑,宜“奥妙赖深思”。要用有高等智慧能力的头脑去研练太极拳,才能掌握太极拳的奥妙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2、忌认识不对路,认识错了则枉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练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
53、忌治标不治本。比如有些太极拳爱好者想通过多练推手而少练基本功和拳架来提高身手“松”功的层次,认为是一条练出功夫的“捷径”。殊不知对练推手只是治标之“松”,治本之“松”要从基本功和拳架才能得到。
54、忌习拳要领是练出来之说。辩证的说,习拳要领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要领做对了就有,做错了就没有,所以,关键是方法的正确。
55、忌练拳不懂养。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懂养有可能造成伤,会练会养才能使身体和技艺两不误。何谓养?何谓伤?太极拳前辈指出:放松练为养,紧张练会伤;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中和大方练为养,心存打人念会伤;敛神聚气练为养,片面发劲跑气会伤;练拳似休息为养,疲劳身心练会伤;练拳似行气为养,努气练会伤;推手善柔化松放者为养,顶力相抗不善运化者会伤。
看了“练习太极拳的“忌”和“宜””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练习要诀
2.练太极拳的五字诀
6.修炼太极心态
7.太极心态的修炼
10.太极拳与力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