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武术基础 > 武术中的儒家思想

武术中的儒家思想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武术中的儒家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儒家思想是我国哲学中最丰富的内容,是千百年来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思想。儒家强调“仁义”,强调“礼义”o“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日:“仁者心有勇”,“仁者爱人”o传统武术的伦理思想中渗透了“仁义”观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术中的儒家思想。

  武术中的儒家思想

  武术的“仁义”思想,首先强调对封建礼法的恪守,即不得“犯上作乱”。少林《拳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o少林短打《十戒》的第十条规定更强调“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则负恩”。在武术的授徒择人上,各派均有严格规定。《峨眉枪法》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华武术的“仁义”观念还体现在武术技击的目的论上,表明中华武术具有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少林武术有点穴法。为什么要创造点穴法呢?是为了使人致死还是为了救人?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讲,创造点穴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主人一片婆心也”。表明点穴法的创造是从“仁”出发的。《峨眉十二法》更多次强调“不争”、“技戒”、“化解”,“要以慈悲为怀”,这与儒家的“仁义”本质是一致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武林中,形意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形意拳发端于武穆拳谱,成拳于明朝中叶,发扬光大于清末民初。明清时期,正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极其盛行之时。形意拳的创立深受其制约与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儒家学说,重功利,尚实用,强调修身,恪守礼仪与中庸,其和顺而不流,中立而不依,颐养其浩然之气也。形意拳亦无繁文缛节,其形非常简练,只有劈崩钻炮横五行变换,步法也非常简练,不弓不马,不蹦不跳,亦所谓轻雕饰文采重击技实用者也。其运行之法,足踏中正之地,手运中正之线,身置中正之道,意守中和之气,似屈非屈,似伸非伸,似发而未发,似运而非运。这正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儒家学说讲究浑厚朴实,自然风雅。形意拳也是招式古朴,劲力雄浑,丹气充沛,命火旺盛,意念纯正,不淫不繁,无过不及,俨然风雅之流也,自然而又含蓄。

  相关阅读:

  武德精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武德,即武术道德。

  武德之说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它对武德的内容归纳为七点:禁暴、戢兵、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我国各朝各代,武林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武德标准和戒约。各朝武林中人历来视不讲武德者为恶人,各门派均有“未曾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教训。

  我国古代的武林名人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人,在习武之中无一不是目标明确、动机纯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舍己救人。他们为人虚怀若谷,讲礼守信,学艺踏实有恒,精益求精,这些武林高手的人品和行为都可谓是今天习武者的楷模和行为规范。

  当今少年儿童学习武术,不但应具有民族传统的武德内容,还应具备有时代性的道德标准,应该做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少年儿童对武术的了解最初多是从电影中看到、小说中听到的,认为只要学好武术,就能飞檐走壁,走遍天下无敌手,进而对武术产生兴趣。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去学习武术,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应该发生的后果,因此,在一开始训练时,即应该让他们懂得:练习武术一为强身健体,二为防卫自身;要守纪律,讲文明,讲礼貌;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在习武过程中,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习武态度

  武术内容丰富,项目多样,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因此,练习武术切不可骄傲自大,要虚心好学,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武术运动员的重要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树立助人为乐,不畏强暴的精神风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武林中历来以助人为己任。少年儿童在练习武术时,就要像武林英雄一样,要把学到的功夫用于帮助别人。遇到坏人时,不畏强暴,勇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同学之间则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戒门户之见,共同提高。

  武德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借助武术形式的一种表现,它是指导习武者为人处事的一种道德规范,是武术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51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