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述老师的文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师,您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帮我们逐渐成长。老师,您像一只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人描述老师的相关文章,供您参考!
古人描述老师的文章篇【1】:古人对教师的描述。
古代对教师的别称
师:历朝对教师的约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师: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别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师父、师傅:历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长:外傅: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西席、西宾、讲席:汉代对教师的称谓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之“经师”。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古人对教师的描述。
先生:古代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代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讲师:古代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助教:为“国子学”(后称之为“国子监”)教师的称谓,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教谕:宋代以后历代对京师所谓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的称谓。
教习:明清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庶士生)之师的称谓。训导: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古人对教师的描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院长并总领院务。师保、师友:古时贵族子弟有师有保,弘统师保。晋代有师和友在诸王左右陪侍辅导,故称“师友”。教师、先生、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慈母、春蚕、蜡烛、人梯。
古人描述老师的文章篇【2】:中国古代对于教师的要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成文于战国末期,由汉儒记录编辑,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文章中对当时教师的素质的阐述,标示出中国古代的教师素质曾经有过的高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实我们的很多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如我们的想象一样超越了古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文就《学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教师需具备一流的道德学识水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记》为当时的国家设立了一个教学计划,提出了大学教育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程序:“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做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学记》以“知类通达”为学习的最高目标,照后世著名学者王夫之的解释,就是“通所知以达于行”,这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极高,《学记》还认为:“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通过这样长期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才,道德学识水准已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可以想见,作为执掌当时的最高等教育并由君王认真考察挑选的教师,当然需具备更高的道德学识水准,具有在当时国家级的可比性。我们知道,先秦时期教育并不普及,名师如孔子,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成才率似乎也不高,而其中“可以为师”的好象没有几个人,汉代专置五经博士,由他们任大学教师之职,道德学识水准要求极高,选拔也极严,全国仅十余人。《学记》还这样描述了古代君王对教师师德的敬重:“古代君王以选择教师为首要任务。”“在教育工作中,尊敬教师是难能可贵的。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根据礼制,教师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应当说,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极为崇高的,很多方面甚至于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政府官吏。这当然与教师所具备的道德学识水准紧密相关。
二、教师需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流的道德学识水准并非作为教师的唯一条件,《学记》还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学记》论述了很多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为现代的教育学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诸如“预”的原则,及时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相观而善”的原则等等,其思想的精华至今为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这里暂不展开论述。我们只就古代教师素质来看,会发现《学记》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有极高的要求,具体地说《学记》要求称职的教师不仅掌握这些教学的基本原则,还要能根据这种原则而实施自己的教学。《学记》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师素质,《学记》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真才实学,“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此外还必须教学有方:“诱导而不强牵;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另外要有进取心:“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这些要求,在当时比较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到现在仍然焕发智慧与理性的光彩。《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指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这里的“博喻”很不容易做到,现代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教学科能随心所欲、旁征博引的并能恰到好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是不多见的,可见《学记》要求古代教师教学水
平达到的高度。《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观而弗语”、“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启发诱导,但不要灌输,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学记》还认为“好的教师不仅给人以知识,还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些意见对现代教师的教学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学记》对不合格的教师,有如下阐述:“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并指出了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 ”《学记》指出了当时教学上存在的只注意背诵、满堂灌、满堂问、只赶进度,而忽视启发诱导,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注意因材施教等不良的现象,“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领先的。”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多年来此类型的教师还是随处可见,两千多年后以《学记》的语句来形容当代的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似乎无须作多大的改动。
三、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记》指出:“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者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在这里,《学记》把学生在学习上容易犯的毛病归纳为四种:贪多务得、孤陋寡闻、掉以轻心、遇难则退。这四种毛病,因人而异。《学记》认为教师要纠正他们的错误,必须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学记》还认为,教师应该知道:“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教师还应该知道:“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的精辟论述,都对教师提出了应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要求,可以说这些要求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时代,到如今依然实实在在,得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学记》这些关于教师素质的见解和主张,是针对两千年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谈的,在当时非常先进,到现在则太过简陋,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现代教师面临的教学形势和任务已经完全不同,科学的教育管理对教师也有了更新的要求,但联系今天学校的教学情况,我们从《学记》的论述中,看我国古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依然能得到深刻的启迪。
古人描述老师的文章篇【3】:我国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五种.
“西席”尊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而坐,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南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长”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为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山长”之称源于《荆相近事》。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主,受业者众多,尊称蒋维东为”山长”。此后,山中书院中的主讲教师亦称为“山长”。久而久之,“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地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先生”原为古时对老教师的尊称。古人对教师的描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一词的由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国,“教师”一词最早《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驶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是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人叫任教的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成为“教师”。
看过“古人描述老师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3.古人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