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范候湖中隐玉泉

范候湖中隐玉泉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范候湖中隐玉泉

  俗话说,有湖必有宝,无宝不成湖。监利县程集镇146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古代遗留的湖泊、渊潭众多,而如“范候湖”中隐玉泉者,说龙鳞凤翼实不为过。此泉位于程(集)堤(头)公路以东半公里“九大河”南10米处,隐匿二百多年,仅是口耳相传,未见庐山真面目。直至“公元一九九二年五月”,才被人意外发现,重见天日,成为专程踏访的地方,而被人们津津乐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范候湖俗称范家湖(又名“范侯湖”。无考)。据悉,该湖形成于明末清初,与《明代监利县志汇编》所载“家绿湖”相比,可说是小巫见大巫,其传奇色彩却胜于家绿湖。范候湖方圆不足5公里,常年杂草丛生,夏秋芰荷遍布,盛产鱼虾龟鳖,还有候鸟栖集。其四至呈拱卫之势,东眺白浪翻涌的“天波府”,南望通府衢道“塞口”,西毗老长河畔“占老湖”,北邻清代得名的“圣家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轫于湖中之玉泉,不知撩拨过多少圣贤先哲、文人庶子的心扉。故“行者居者,渔者樵者,耕者耘者,络绎相错入画。述不胜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传,大清乾隆年间(约1760年)乾隆爷多次游江浙之后改弦易辙,溯江而上,藉以体察民情。某日傍晚,船泊监利尺八口,夜宿小寺内(后称“皇宫寺”)《监利县志》。次日船至堤头江段靠岸,改坐民船经“犀牛公”,沿堤头河,穿塞口,举目北眺,水天一色,瑞霭升腾,仿佛“旧时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般引人入胜。俄顷,偶见湖面深处高台,宛若黛螺,树影婆娑,秀色可餐。素以学识渊博著称的“大烟袋”纪晓岚见状,忙向农人打听后进言,皇上何不屈驾近览。乾隆莞尔一笑,窃喜正中下怀。驾临湖边,但见“水面风来戏绿波,浪花涌起是漩涡”,虽比不上“趵突泉”之秀美,但也堪称途中之奇观。乾隆环顾左右道,此水可饮否?纪晓岚以手掬水试饮,连说“好水呀!”乾隆爷躬身下蹲,见漩涡中水晶莹剔透通灵性,随即用手捧水慢饮细品,顿觉神清气爽,便托口赞美:“清淳可口,皆玉泉也。”……

  时有农人、渔夫耳闻目睹,喜之不胜,纷起品味,赞不绝口。他们哪里知道,如此客商模样之人,乃当朝真龙天子与纪大学士。有位年近花甲的渔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高台下野草缠住渔船,用葫芦锯成的水瓢,舀了个壶满罐满,眼看玉轮初上,才驾船回归,只觉得“湖上升明月,舟中有白云”。回到家中,呼妻唤儿,轻饮慢咽,一个个舔口嗒嘴,哪顾得所捕鱼虾。自此,便在渔舟上放口水缸取水家用。嗣后,每遇天旱地裂,范候湖草枯黄,人畜饮水困难,渔夫便带村上乡亲到玉泉取水,人们感恩戴德,奉若神明。遂取名栖身之地为“圣家台”沿用至今。

  据史料记载:自清嘉庆二年(1797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的68年间,全县发生水灾30次。地处荆江堤北的范候湖焉能幸免?人们知恩图报,在举家逃难或幸存而归后,都要焚香遥拜“玉泉”神……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继垦湖造田种粮后,又退田还湖兴水产。许是“胜地由来好卜居”的缘故,祖籍江陵三湖、时任镇渔场场长的施文榜先生打家用水井,钻头至21米深时,清水如泉,喷涌不止。因争相品味者众,以至安装设备、修建井台滞后,后有性急如猴、欣喜若狂的小伙子,用瓦砾在井台上草书“飞龙泉”。三年后,因扩挖九大河,施先生易地建房仍保存此井。说来奇怪,每逢节令“小满”至“霜降”前,泉水昼夜喷涌,味甘如初,渔场其他14口水井无出其右。君若届时慢饮,必将疑虑冰消。这真是:喜沐春风启玉泉,水欢鱼跃柳含烟。问君哪得清如许,沧海桑田耻说闲。

373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