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春节为主题的散文:过年了,春来了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作者用自己的视角讲述春节的年味,下面我们来看看《过年了,春来了》这篇散文吧!
今年的冬天很冷,河面结冰,白雪翻飞。我们在感受冷冬的严寒,感慨时光飞逝的时候,春节正悄悄地临近。马路上,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大门上,熨贴的福字、春联,喜气洋洋。越临近春节,期盼越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时候的春节,在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中,就找到了快乐,在一碗红烧肉,一叠花生米中,就享受到了幸福。拿到了父母用红纸包的红包,就能欢呼得上天,虽然红包内只有几毛钱或几元钱。那时,我们因物质的拥有而心满意足,以至于过后,仍然对春节念念不忘。
年廿四,我们称之为小年夜。一早起来,掸了尘,擦了窗,拖了地,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期待干干净净的过节。晚上,母亲揉了糯米,做了汤圆。汤圆,我们土话称“圆团”,意为一家人团团圆圆,合合美美。见碗中还冒着热气,米白色的汤汁上漂着几个又大又圆的汤圆,我不禁忆起儿时非常流行的歌曲《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
汤圆,还是那么做,歌曲,还是那样唱,只是做汤圆的人老了,吃汤圆的人大了,我们也离开了老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金家庄的老家拆迁后,父母就住进了淀山湖镇最大的小区——淀山湖花园。老邻居们属于同一批拆迁,所以依然住在一起。出门,总能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没有以往你送我盆饺子、我送你碗馄饨的热闹,但一个电话,二话不说,立刻就来到家门前,敲了门,进来。依然会在每天的黄昏时分,先后走下楼来,聚在某处,谈天说地。这已经成了定例,不从楼上下来走这么一遭,感觉日子空了些什么,仿佛一天没过完整。离开了村庄,搬进了社区,但村子里原有的热心、暖心的举动,还在延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过年了,看戏听戏,自是必不可少的。几十年前,村庄的大礼堂内,每年都会请上海的演出队来表演沪剧。《陆雅臣卖娘子》、《阿必大》等剧目的传统唱段,也是大家卡拉OK上必点的。如今,要看戏听戏,不必到外面请了。戏曲队,镇上有,社区也有。淀湖社区的沪花苑戏曲队集金家庄老中青三代戏迷,在业余时间,排练折子戏,上演大戏。年初二、年初三晚上,社区将举行戏曲专场。到时,锣鼓铿锵有声,二胡悲凄婉转;台上,演员入戏,嘤嘤呀呀;台下,众目凝神,啧声连连。
作者|邵卫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众号|玉峰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