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从来不要摒弃自己的理想,选择了自己的路,就要风雨兼程。家人都在祝福你呢,你一定行。祝你八年级历史期中考成功金榜题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份是

  A.江苏 B.广东 C.福建 D.浙江

  3.仔细阅读《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表(%)》

  下列各项对表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税率变化受鸦片战争影响 B.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税率差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闭关锁国政策使税率锐减 D.西方商品价廉物美的影响

  4.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右图中一位清代名将。与图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收复x疆 ②签订《马关条约》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7.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等。这说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赔偿日本军费白 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台湾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中国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1860年的标界意义”是指

  A.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中国开始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C.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9.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你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衙门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10.李鸿 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是洋务运动的主 要实践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 主张维新变法 D. 率兵收复x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 ),这节课内容所反映 的历史时期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12.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现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主要是指

  A.实现工业的近代化 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

  13.“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人 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

  14.“戊戌维新以后……使得人们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机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经济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下列表格中所反映的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的诉求是

  时间 言论

  1865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94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13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B.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启蒙与救亡并存

  1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 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维护清朝权威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8.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雷颐在《“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仍是一个贫穷、落后、混乱的国家。”你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仍然破落、贫穷,“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①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未受到削弱 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未得到解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封建军阀的割据和混战依然存在 ④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未得到有效执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③④ D. ①②③④

  20.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 中山装 ②握手礼 ③剪辫子 ④废止缠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归纳历史事件的特点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21¬¬—22小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陕西通志》记载:“1894年,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有机械师4名、铜匠2名、铁匠22名、帮工17名、学徒90名。到1897年试造子弹208万颗,造枪炮及修造各种枪炮4500尊,造粗细纱布125包,配制机具36000余件。”以下不属于陕西机器制造局特点的是

  A.官办 B.工人少,生产规模小

  C.工场手工业发达 D.主要生产军用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1908年,井勿幕在西安地区建立同盟会组织,并在新军中发展同盟会成员。他又与哥老会等秘密组织联合反清,提出“驱除鞑虏,光复旧物,扫除专制政体,建立 共和政体”主张。 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在张凤翙和钱定三等人领导下,在全国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经过3天激战,起义军占领西安城,建立革命政权——秦陇复汉军政府,张凤翙为大统领。上述材料反映出辛亥年间陕西革命的特点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有革命政党领导 ②组织严密,采用武装起义方式 ③首先占领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 ④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B.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近代以来照相、电影先后传入我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回答24—25题。

  24.生活在民国时期的曾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搜集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由于年代久远画面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人摄于某某时间”的字样。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科学探究,其 中这张照片不可能是

  A.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 B.孙中山 摄于中华民国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陈独秀 摄于北京大学 D.李宗仁 摄于台儿庄战役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1909年初的《大公报》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说:“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 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看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电视 B. 报纸 C. 电影 D.广播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10分)为救亡图存,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一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 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天演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三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奇书”的名称、作者及编写目的。(3分)

  (2)材料二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概括以上救国主张 在方法上的共同点。(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一 习法国语言文字者也……仍赴法国,深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习英国语言文字者也……仍赴英国,深究其驾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速则三年,迟则五年,必事半而功倍。

  ——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

  材料二 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特别指出,回顾一下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曾 经有过四次科技机遇,但是四次均失败。

  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 ” 。当时的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满。对外,将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对内,满足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

  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洋务派发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机遇。

  第三次是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中国丧失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机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四次是““””时期,新中国建立的 宝贵科学技术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又失去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至今)的机遇,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

  ——摘编《专家共商七大新兴产业筹划刺激经济新方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中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6分)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是如何应对的?请举例加以说明。 依据材料归纳中国错失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原因。(8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改革开放后,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应对举措?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20分)某校九年级⑴班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

  【文明差异】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 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分)

  【两种选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鸦片战争 打开了中国大门。此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右图是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2)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读《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图,指出A、B分别是《马关条约》开放的哪两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特点?(8分)

  【晚清海防】

  材料三 右图为《大国 崛起》中插图X

  (4)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6分)

  【进军海洋】

  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放佛深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下一页分享>>>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答案

296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