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
考试,不仅是智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态度、精神的竞争,同学们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考试之前要准备一些综合卷练习,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本想(zèng) 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ē) 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 远。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妙手偶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错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虬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怕只有碗口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折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有同义词又有反义词的一组是(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 蜿蜒 弯曲 伟大 伟岸 B. 渴望 希望 高傲 谦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 功勋 功劳 光辉 光芒 D. 卷集 翻卷 热情 冷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材料给你的启示。
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仓,鱼的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整仓的沙丁鱼中,放进几条鲇鱼。当船仓挤满沙丁鱼时,由于自身的惰性它们会被活活的压死,闷死。而当放人鲇鱼时,鲇鱼生性好动,它们不停地钻动,使沙丁鱼因怕受攻击而拼命游动,激发了沙丁鱼机体的活力,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保活期。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鲇鱼效应启示我们:(3分)
二、现代文阅读(67分)
(一)(2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①──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这叫喊声里②──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③──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海鸭也在呻吟着,④──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焰”是形声字,用“”作声旁组成的形声字有_____、_____、______。“吟”也是形声字,用“今”作声旁组成的形声字有、______、______。(3分)
2.文中加点的词的同义词是______。A. 骄傲 B. 狂妄 C. 清高 D. 自豪(2分)
3.辨析文中四个破折号的作用,请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A. 表注释说明 B. 表意思的跃进或递进 C. 表音节的停顿或延长 D. 表转折
4.文中的“暴风雨”象征着什么? 第三段的句子如何理解?(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分)
6.这部分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海燕的什么特点?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写出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种种丑态的词语,并指出其中哪两个词可概括它们的本质特点。(3分)
8.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2分)
(二)(22分)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这一段开头写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有什么作用? (2分)
2.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中的逗号改为顿号好不好?为什么?
3.这段话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种 ( ) (2分)
A、设问 反问 排比 拟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反问 排比 比喻 拟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D.排比 夸张 设问 顶针
4.这段话指出了白杨树的许多象征意义,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 ( )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B.象征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C.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5.在这一段中,作者由___________想到____________,再想到___________。(3分)
6.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两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7.选文用了一组排比反问句,四个反问句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反问句结构不同?
8.选文中的一组排比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这组排比反问句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黄 土(23分)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jǐn,饥荒)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药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钱能买近20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病中神志不清说的胡话。谵,读zhān),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予,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⑤他现在去了!在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77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⑦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1.速读全文,说说作者通篇都在写父亲,为什么要以“黄土”为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②-④段是对父亲生平事迹的描写,依次概括应是 、 和 。(4分)
3.第②段加线句中的“一定”能否改为“也许”?说说你的理解。(4分)
4.文中的父亲默默无闻,并未做过什么大事,但读来却深沉感人。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对父亲的 ;二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 。(4分)
5.2005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句话再次回应了广大农民的企盼。请从第⑥段找出表达农民心声的句子,写在下面。(3分)
6.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②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③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朴④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⑤。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⑥,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⑦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⑧,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⑨矣。苟能起,又不艾⑩。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蝜蝂(fù bǎn):一种黑颜色的小虫。②卬(ánɡ):高举着头。③困剧:劳累非常。④踬朴(zhì 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⑤负:作名词,指背的东西。⑥上高:往高处爬。⑦嗜(shì)取者:这里指贪得无厌的人。⑧累:负担。⑨病:疲惫。⑩艾(yì):停止,悔改。??前之死亡:指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6分)
①辄持取(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人或怜之( )
③苟能行( )
④又持取如故( )
⑤又不艾(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⑥亦以病矣( )
2.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以厚其室 B为去其负 C日思高其位 D大其禄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今世之嗜取者
B其背甚涩 极其力不已
C卬其首负之 人或怜之
D虽困剧不止也 虽其形魅然大者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①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③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4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1.⑴赠; ⑵缕; ⑶颗; ⑷遥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的得到。错综:互相交错在一起。如“错综复杂”,文中指黄绿两种颜色相互混合、映衬。婆娑:盘旋。一般指舞蹈,文中指枝干屈曲盘旋。虬枝:象龙一样盘曲的枝条不折不挠:意思同“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退缩。 3.D 4.示例: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和活力。(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生命在于运动,怠惰失去活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一)1.馅 陷 谄 琴 贪 念 2.D 3.① B ② C ③ C ④ A 4.人民革命的风暴,写出了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是正面描写这“叫喊”的深刻含义;“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是从侧面描写这“叫喊”那震慑敌胆的威力 5.大海风暴初起时的景象。 6.从动作、声音、情态几方面写出海燕坚定无畏的信念和乐观、自豪的精神。 7.呻吟、飞窜、恐惧、吓坏、蠢笨、胆怯、躲藏、恐惧、蠢笨、胆怯⑻. 比喻、拟人、反复(例子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1.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比较中反衬白杨树的高贵品质。 2.不太好。用逗号显得沉稳,可增强语势。如用顿号,则语势不足。 3.B 4.D 5.树人精神 6.“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7.第一句与其他三个反问句结构不同。这一句为肯定反问句,其余为否定反问句。 8.不能。逐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1.作为普通农民缩影的父亲,虽然一生都在奉献却默默无闻的特点,与黄土的普通、奉献和不为人注意的特点极其相似。2.生活节俭、辛勤劳作和精神贫困 3.不能。因为后面的推断符合父亲一生节俭的性格,所以作者用“一定”表示肯定。用 “也许”表示一种猜测,则与父亲的性格不符。4.深深的怀念和同情描写和忧思 5.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6.例:油画的感人之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深深的纹,粗糙的手,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三、1.①就,总是 ②有的人 ③如果 ④先前,从前 ⑤停止,悔改 ⑥疲惫 2.B 3. B 4.①在路上爬行遇到东西就拿,举着头背在背上。 ②天天思考怎样使自己的职位提高,使自己的俸禄加大,因而贪取财物更加厉害,已接近摔死,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又不知道引以为戒。 ③他的外形虽然庞大,他的名称是人,可是他的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5.这则寓言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对比写法,用蝜蝂的生活习性同"嗜取者"的思想行为作对比。寓意: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指出他们实际上跟小虫一样愚蠢,结果必然自取灭亡。
看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