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
2017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通常人们说“铁比木头重”的意思是说单位体积的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木头的质量大,即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故应选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B 解析: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故A、D选项错误,B正确。 的棉花和 的铁块所含的物质一样多,质量相等,故C选项错误。
3. B 解析:由题意看出甲乙两车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相对于甲车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乙车的驾驶员觉得自己坐的这辆汽车在后退时,选择的参照物是甲车,B选项正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解析: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有 ,密度约 1 ,由 得 ,故B选项正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解析:小强在以另一列车厢为参照物时,感觉到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而他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却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故 选项错误;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故 选项正确。
6. A 解析: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加快蒸发,故A选项符合题意;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既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7. D 解析: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舞台上的“白气”,A选项错误;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8. C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即在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海波是晶体, 选项错误, 选项正确;海波在 段是固态, 选项错误;海波从第 开始熔化,到第 熔化完毕,用时约 , 选项错误。
9. D解析:①由图像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是从距离 点 处出发的; 时刻, 在 点, 在距离 点 处;③从第 开始,在相等的时间内, > ,故 末时, 两物体距参考点 , 相遇;④5 s内, , ,故A的平均速度 = , , ,故 的平均速度 ,A、B的平均速度相等。只有②③④正确,故选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 B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 物质的密度 , 物质的密度 ,故 选项均错误, 选项正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选项错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热胀冷缩 37.8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37.8 ℃。
12. 29 解析:使用刻度尺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 处当作“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值为 ,物体长度为 。
13. 8 0.7 变慢 解析:当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汽车减速过程行驶的距离为 ;当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汽车在反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 ,此时的刹车反应时间为 ,因为 ,所以驾驶员边打电话边驾车,此时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14.甲 低于 解析:水沸腾时,随着气泡的上升,气泡越来越大,并且到液面破裂;液体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若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则沸点低于100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 一个 一个 解析:盒内的砝码有 一个、 一个、 两个,剩下的砝码是 一个和 一个;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应该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值,现在是左边为砝码,右边为物体,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
16.12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狗跑的时间就等于甲、乙两人从出发至他们相遇的时间。设从出发至相遇,甲、乙两人行走的时间为 ,所以狗在时间 内来回奔跑的路程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右 36.6 解析: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本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升华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微微加热,瓶中固态的碘吸收热量,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物态变化是升华;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气放出热量,又变成固态碘,这是凝华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 25.230 (1)10.5 (2)小 (3)大 解析:从电子天平的液晶显示屏上可以看出,质量的单位是g,手镯的质量为25.230 g。(1)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溢出的水的体积等于手镯的体积,故 ,手镯的密度为 。(2)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放上物体后,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小于物体自身重力,经内部电路转换后,所显示质量会偏小。(3)溢水杯口残留有少量水,使得溢出水的质量偏小,求得溢出水的体积偏小,又因为溢出的水的体积等于手镯的体积,由公式 可知测得的手镯的密度偏大。
20. 二人的 图像如图1所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人的 图像如图2所示 解析: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图像上,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路程),可得 图像或 图像,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较冷,啤酒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从外面看就像是“冒汗”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瓶外壁“冒汗”是瓶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故利用液化的知识解答。
22.(1) 0 (2)
解析:(1)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甲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所以冰的熔点为 。(2)由图乙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显示的示数在0刻度下方第 个小格处,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
23.(1)自下而上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3)95 ℃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4)98 小于 (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应该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从图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视线没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3)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错误的数据是第 时的数据。(4)因为在吸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不变,此温度即为该地水的沸点,沸点小于 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5)撤去酒精灯后,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说明水还能从石棉网吸收热量,即石棉网和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4. (1)40.0 25.0 (2)小 (3)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通过 点时的速度不为 或小车通过 段的时间与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段的时间)
解析:(1)从题图中所提供的刻度尺可以读出 段的路程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 段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从 点到达 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出的时间 偏大,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分析可知平均速度 会偏小。(3)在利用平均速度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时,要计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对应物体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而题中该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的平均速度时,所测量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的时间,因为小车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通过 点时的速度不为 ,所以此做法是不正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1)右 (2)60 (3)152 (4)1.2×1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要遵循“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所以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2)由题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烧杯和液体 的总质量 (4)液体A的质量为 ,则液体A的密度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 不同 等价变换 单位体积 组合 4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1)实验2是铝块,实验3是铁块,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由此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2)由 可知,体积相同时,从题图可以看出, 的质量小,所以 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3)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形式,运用了等价变换法。(4)由 可知,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其中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然后运用公式 计算石块的密度,测量石块密度的过程中,运用了组合法。由 可得 ,则石块的质量 = =44 g。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 解:(1)骑车平均速度 。
(2)自行车的密度 。
看了“2017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