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懂得反思,关于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多媒体只能辅助教学,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核心内容除多媒体呈现外,但不可丢弃板书设计、层层深入的启发引导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很多实验用动画展示栩栩如生,但不能代替实验,哪怕一个失败的实验,也比一个精彩的动画强百倍。记住行动教育家的话吧,“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让我看,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就能理解和发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小组合作、举牌抢答”形式可操作性强。这堂课因采用“小组抢答”模式而锦上添花,当年泰州中学全体同学的惊艳表现依然历历在目。特级教师潘晓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常用类似做法,并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我第一次想用此法开设《用“两点三区法”解连续反应的范围讨论题》一课时,周光玉老师担心面对非重点中学——丹徒谏壁中学的学生可能出现“曲高和寡”局面,我也底气不足,但实际效果出人意料——该课以最高分获得镇江市化学评优课一等奖。2005年10月,我仍采用该法在镇江市“推进课程改革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优质课观摩活动中开设了《元素周期律》一课,同样取得巨大成功。
3、让每个学生喜欢化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现在选修化学的学生是那么的少,化学要学的东西又是那么的多,学生不喜欢化学已是普遍现象。要实现有效教学,不仅要研究课标、教材和高考卷,还要学生考得好,更要学生喜欢化学。本节课给“笑笑”女士看病、学生动手实验和小组抢答等系列活动,学生个个参与,学习激情高涨。当然,开放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有真诚的情感互动和不怕被学生问倒的勇气,实现教学相长。
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课例是典型的师导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但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很多,可以在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方面都有很好的资源连接,例如音乐卡片、废旧干电池、电动玩具、手机、电子手表、照相机、电动车、汽车等等。能不能调整课堂模式,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提升学习知识能力呢?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关原电池最关注的是什么?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怎样利用好所有的资源与活动内容进行最佳组合?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更好地引领学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找准切入点后整个活动的顺序安排怎样?从时间、材料、内容、重点难点、学生情况进行有机整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堂活动模式改为:
创设情境—探究活动——分析问题——探究加深—掌握新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一阵音乐贺卡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新的学习,学生们马上充满了好奇,音乐贺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然后我就顺水推舟的告诉学生要探究的主题。教师在每个桌子上提供以下材料:电极有铁、铜、锌、石墨;溶液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无水乙醇;还有烧杯、塑料绳、电线、电流计。学生从中挑选材料设计出原电池。学生先分组讨论,拟订实验方案,然后利用实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加以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实验完毕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情况,小组间互相交流,从而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最后教师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1)能否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呢?出示盐桥让学生按教材中图示操作,并介绍盐桥的作用。(2)如果用镁和铝作电极,用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能否设计出原电池?电极反应如何?课后布置家庭小实验——水果的原电池实验。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提出的问题大大出乎意料。如有学生提问:在实验中把导线连接的铜片与锌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书本上说只有铜片上有气泡,可实验中明明锌片上也有气泡?铜—锌原电池中稀硫酸在不断的消耗,那手机上的电池为何不需要补充电解液?铜—锌原电池的装置改成铜—银原电池(电解质仍为稀硫酸),现象是否一样?如果将盐桥换成导线这个装置还是原电池吗?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适当用课件辅助解决上述问题,并指导学生去查有关的资料。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又诱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最后又以问题结束,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以问题为主链的课堂学习模式。
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逐步建构,首先通过回顾所学的关于金属铁和铜的性质、与稀硫酸反应现象等相关知识提出将铜和铁相连再与稀硫酸反应会有什么现象的问题,引入新课的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接下来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观察到现象,然后再讨论原因,再经过老师的解释后学生了解了原电池原理,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相关的实验,观察现象再用老师所讲解的原理来解释实验现象,老师再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引进了原电池的概念,最后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电子转移形成原电池的微观过程,让学生从本质上宏观的视角上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一步一步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理解掌握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多次进行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观察、提问、讨论、解释以及习题都是教师施给学生的刺激和强化,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运用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也满足布鲁纳提出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契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发现性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应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第二是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应该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并且教学应遵循实验教学论原则。这个原电池原理及应用的教学设计充分运用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始终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设置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但通过教师的教学讲解后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过九年级化学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