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 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详解

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详解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详解

  本考试大纲详解以《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为依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详解。
  关于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

  A:了解水平。知道“是什么”。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即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说出它们的大意,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够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辨认出它们,能够举出同类事物的例子。如:记住所学过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知道重要的化学史实;说出重要物质的名称、组成、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道化学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能说出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在考查该层次的学习目标时,所有材料都是在教学中出现过的。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

  B:理解水平。懂得“是什么”。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初步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如: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意义;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条件;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够看懂图示、图表、图象的意义;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应用水平。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较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如:能对所学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的本质进行说明;能够从组成或结构的角度对有关物质进行区分;能对一些化学现象进行解释;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一些化学过程进行推断,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的过程、方法、条件及实验的原理;能够判断实验现象或所得实验数据的意义。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

  (2)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等;

  B*:独立操作水平——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等。

  一级主题 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主题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B)

  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红磷燃烧)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涉及反应:4P+5O2 2P2O5

  (3)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会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大约占剩余体积的1/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注意事项:①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防止集气瓶底炸裂。②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③红磷要足量,以利于将氧气耗尽。④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并把塞紧橡皮塞,防止红磷在集气瓶外损耗,导致红磷量不足,同时也防止瓶中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

  (5)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可燃物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不为气体;③可燃物要稍过量;④操作要迅速;⑤反应后气体要冷却。

  ★考点2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氮气 ①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沸点比氧气要低(工业上利用该性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液氧);常温下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氮气不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②用途:合成氨制氮肥,制造硝酸,用作保护气(焊接、食品、白炽灯泡),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材料的超导性能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①性质: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极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②用途:保护气(焊接、灯泡)(体现化学性质),多用途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低温、麻醉等。

  ★考点3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考点4 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液氧为淡蓝色,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化学性质 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3、氧气的用途 ①支持呼吸——登山、潜水、航空、航天、医疗等;②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

  ★考点5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1、碳的单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金刚石:a.物理性质: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不导电,导热,无润滑性。b.用途:用于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②石墨:a.物理性质: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性优良,导热性良好,有润滑性。b.用途:用于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③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

  ④其他碳单质:a.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b.纳米碳管: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②碳跟氧气反应(可燃性):a. C+O2CO2(氧气充足);b. 2C+O22CO(氧气不充足)。
③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a.常见的反应:C+2CuO2Cu+CO2↑; C + CO22CO。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意:碳单质作还原剂一般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所以条件是高温)。b.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干冰易升华。

  ②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灭火:因为二氧化碳既不可燃又不助燃,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常用二氧化碳灭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概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余的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温室效应会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会使土地沙漠化加快,农业减产,全球气候异常。

  ④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6、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①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②化学性质:a.可燃性:2CO+O2 2CO2;b.还原性:CO+CuO Cu+CO2;3CO +Fe2O3 2Fe+3CO2;c.毒性: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③用途:①用作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

  ★考点6 纯水与某些天然水(海水、硬水、矿泉水等)的区别(A)

  1、纯水与矿泉水

  ①矿泉水是取自地下深处的天然矿水,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②纯净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短时间饮用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果长期饮用,就会减少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

  2、软水和硬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概念: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其根本区别在于水中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的多少。

  ②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方法:a.将肥皂水分别加入盛有水样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B.将烧杯中的软水和硬水加热煮沸,冷却后,杯底有明显沉淀物的为硬水,没有明显沉淀物的为软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a、使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b、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甚至还会引起爆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硬水软化的方法:a、煮沸(生活中);b、蒸馏(实验室或工业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B*)

  1、反应药品 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发生装置 由于反应物是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似。一般情况下,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需反应物的量较多,反应容器常用锥形瓶、广口瓶、平底烧瓶等。

  4、收集装置 收集二氧化碳可根据它的性质考虑: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并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塞紧双孔胶塞;④由长颈漏斗加液体;⑤收集气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到接近锥形瓶底部,以便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散;②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③不加热;④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利于排净空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验满、检验及净化 ①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②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③净化: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CO2,但不与CO2反应)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进行干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①原理: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②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8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B)

  1、氧循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生物圈中氧气的消耗:生物的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各种燃烧、腐败现象都会消耗氧气。

  ②生物圈中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反应表达式为:CO2+H2O 淀粉+O2。

  2、碳循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产生:a、生物的呼吸作用及腐败现象;b、化石燃料及其制品的燃烧与火山爆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消耗: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海洋中碳酸钙沉积形成新的岩石,从而使一部分碳元素较长时间贮藏在地层中;c、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二级主题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考点9 水的组成(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水的组成实验探究(水的电解实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实验现象:正极上有气泡缓慢产生,负极上有气泡较快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气体检验(正氧负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是氧气;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气体是氢气。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2H2O 2H2↑+ O2↑。

  2、实验结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实验注意事项

  ①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如电池、蓄电池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0 实验室制取氧气(C/ B*)

  1、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添加药品;③预热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④收集气体;⑤(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注意事项 ①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③用高锰酸钾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④导管口不能伸入试管内过长,防止气体不易导出;⑤试管外壁要保持干燥;⑥加热前要先预热;⑦待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才能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空气无法排尽);⑧实验结束应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至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1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B)

  1、沉淀(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①静置沉淀:通过不溶性杂质自身的重力使它们从液体中沉降下来。这种方法净化程度较低,因为悬浮物不能自然沉到水底。②吸附沉淀:利用某物质(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凝聚沉降下来。这种方法能沉降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①含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分离固—液型的混合物。 ②过滤所需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③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下部,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璃棒的一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a、滤纸破损;b、漏斗内液面高过滤纸边缘;c、仪器不洁净。

  3、吸附(除去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如异味,色素等) ①常用吸附剂:活性炭;②活性炭净水器(如右图)入水口在下端的优点:a、水在净水器内存留时间较长,利于充分除去杂质;b、不溶性杂质沉淀在净水器底部,不易堵塞活性炭层中的间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蒸馏(除去水中不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 ①原理: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来加以分离。②蒸馏所需仪器:蒸馏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等。③注意事项:a、蒸馏时,要在蒸馏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b、先给冷凝管中通冷水,再给蒸馏瓶加热,防止冷凝管骤冷炸裂;c、冷凝水流动的方向是自下而上,否则会造成冷凝管因骤冷或骤热而炸裂或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冷凝。

  5、净化程度 由低到高依次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自来水厂水净化处理过程分析 ①加絮凝剂:如加入明矾等,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②反应沉淀池: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③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④活性炭吸附池:吸附可溶性的杂质,除去异味、色素等;⑤投药消毒:杀灭残存的病毒、细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2 溶解现象(B)

  1、溶液

  ①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④悬浊液: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2、溶液的组成

  ①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溶质和溶剂的判断:a、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b、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c、溶液中有水时,规定水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d、可以根据名称(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判断,名称前面的为溶质,名称后面的为溶剂。

  3、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①温度:一般固体物质,溶剂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溶质颗粒大小:溶质颗粒越小,与溶剂接触面积越大,扩散到溶剂中的速率越快,溶解速率也越快。

  ③搅拌:搅拌或振荡能加速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

  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① 溶解的过程包括了扩散(吸热)和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它们共同决定了溶解时溶液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常见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NH4NO3溶解吸热;NaOH、浓H2SO4溶解放热;NaCl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溶液的导电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溶液便能导电。反之,溶液中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溶液便不能导电。

  ①酸、碱、盐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其溶液中都存在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此酸、碱、盐的溶液一般均导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有机物形成的溶液,如碘酒、蔗糖水,在水溶液中,溶质、溶剂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因此不导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3 几种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等)(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水是最常见的无机溶剂,汽油、酒精是常见的有机溶剂。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如:水可以溶解大多数的无机物,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4 饱和溶液的含义(B)

  1、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继续溶解同种溶质。

  2、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改变温度时Ca(OH)2和气体的转化方法与上述转化关系相反,因为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转化方法是添加溶质和添加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Ca(OH)2溶液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5 溶解度的含义(B)

  1、固体溶解度

  ①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a.条件:一定温度;b.标准:100g溶剂;c.状态:达到饱和;d.溶解度的单位:克。

  ②溶解度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为——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③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a、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b、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④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包含的含义:

  a、t3℃时A的溶解度为Sg;b、P点的的含义是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c、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e、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是A和B,无晶体析出的是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2、气体溶解度

  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即气体体积与水体积的比值,无单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影响因素:a.溶质的性质;b.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c.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考点16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考点17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考点18 结晶现象(A)

  1、定义 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结晶的两种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①蒸发溶剂(主要用于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夏天晒盐);②降低温度,即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主要用于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Na2CO3(冬天捞碱)。

  ★考点19 乳化现象(A)

  1、概念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常见乳化剂 肥皂(乳化衣物上的油污)、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汽油(乳化其他的油类)等。

  ★考点20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很大的用途。①医药上用于配制针剂,消毒液;②化工生产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许多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物质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溶液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36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