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地理 >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第二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四、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地球的运动
  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一)、引入新课: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 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  ,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立冬
月 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节 北半球
南半球
受热程度 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长短 北极
北极圈以北
北极圈以南
赤道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地球的运动
  自转 昼夜交替 24小时
  公转 四季变化 一 年
  地球上的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六、练习与拓展
  见《地理填充练习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地图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系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
  4、能在东高线地形图上估算图上某个地点的高程。
  5、能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目的地及类型极其比例尺。
  6、距离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象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二、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关于“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
  3、练习从地图上辨别方向。
  (1)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教师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教师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3)启发学生归纳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4、关于“图例”,思考下列问题:
  请学生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三、合作学习,巩固知识。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二、阅读材料,自主学习
  1、教师提问: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2、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3、让学生阅读用分层绘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绘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学生分组活动,探讨书中练习
  四、课后作业
7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