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地理 >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

  海拔高度:又叫绝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最大周长(赤道)长度:约4万km
  (3) 经纬线比较:
纬 线经 线
形状特点圆(除两极)半圆
长度特点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长度为0,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
都相等(约2万km)
线圈间关系纬线相互平行(除两极)所有的经线相交于两极
指示方向东西南北
  (4) 经纬度比较:
  纬  度 经  度
表示符号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起始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划分方法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度数范围 0°—90° 0°—180°
 
  (5) 南、北半球的划分:分界线—赤道
  (6) 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
  (注意:东经不都在东半球,西经也不都在西半球)
  (7) 地理坐标的书写:例如,南京北纬32度,东经118度,写作(32°N,118°E)
  (注意:①不能少“°”②先写度数,再写字母③只有赤道、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不写字母,其余要有N、S、E、W)
  (8) 方格状经纬网的地理坐标判断:
  第一步:明确“横纬竖经”,即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
  第二步: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步:数值:越往上(北)越大为北纬,越往下(南)越大为南纬,越往右(东)越大为东经,越往左(西)越大为西经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自  转 公  转
围绕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时间 1天 1年
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 四季交替;形成五带
 
  (2) 太阳直射点及节气、南北半球的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北半球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南半球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6、7、8月
 
  (3)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白昼长度↑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
  昼夜 白昼长达到 昼夜 白昼长达到 昼夜
  平分 一年最大值 平分 一年最小值 平分
  (4) 五带的划分:
  北极90°N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北极圈66.5°N
  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热带 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回归线23.5°S
  南温带 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极圈66.5°S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南极点90°S
  7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提纲:第三节 地图
  (1)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 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距离一般是cm,实地距离一般是m或km)
  例:图上5cm代表实地距离1500km,则比例尺为1:30000000
  (3) 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
  (4) 方向的判断:
  方法一: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方法二: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方向为正北
  方法三:无经纬网或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海拔高度:又叫绝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的数据都是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甲地海拔2000m,乙地海拔-200m,则两地相对高度=2000―(―200)=2000+200=2200m
  (6)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7)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8) 等高线地形图部位判断:
  山顶: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内大外小,用▲表示
  鞍部:两座山顶之间的凹处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攀岩运动,会有瀑布)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往往有河流发育)
7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