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面对历史考试没有与生俱来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考试的信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D.浙江河姆渡 D.山东大汶口
3.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 D.孙中山陵
4.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周 D.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8.2009年5月,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欲将“中国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
A.屈原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9.最早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古代名医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央视《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不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2.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合担当《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
13.“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_______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4.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有人阅读小篆书写的书籍 B.用圆形方孔铜钱买东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很多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孩子们在朗诵《论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1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国家统一 B.外族入侵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17.从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
C.王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18.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一位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应该请下列哪一人物为他医治
A.张仲景 B.华佗 C.郦道元 D.孙思邈
20.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的“仲景”商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他写了哪部书?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21.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可能叙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寨
23.2009年12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下列与曹操无关的是
A.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B.官渡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顾茅庐
24.《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观察右图,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曹操 B.刘备 C.孝文帝 D.曹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28.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9.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其中原因可以从以下孝文帝改革内容中哪一条找到
A.迁都洛阳 B.学说汉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0.右图书法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李白 D.苏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十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材料三: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1分)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2分)
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材料四中的“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___________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材料五:“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5)据材料五指出汉武帝接受了学者____________提出的“罢黜百家,______________”建议。(2分)这项建议被采纳后,___________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请你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__________”。它是以图中①___________为起点的。_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4分)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3)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1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分)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几种?(3分)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据材料一指出“商君”是谁?(1分)并据材料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1分)遭到贵族强烈反对的是哪一项?(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二: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据材料二指出这位皇帝是谁?(1分)并指出他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据材料三概括他采取了哪两项改革措施?(2分)
(4)简要指出以上两次改革(变法)的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两次改革(变法)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2分)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B C A C A A B B D A D 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 D A B B C B D D C D D B A D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1.(1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秦始皇(或嬴政)。(1分)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韩非(或韩非子);法家思想。(2分)
(4)汉武帝;诸侯国。(2分)
(5)董仲舒;独尊儒术。(2分)儒家。(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完成国家统一,并采取措施巩固统一);(1分)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分)
32.(1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2分)
(2)丝绸之路;长安;张骞;匈奴。(4分)
(3)西域都护。(1分)从此,今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3分)友好往来(或和睦相处)。(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等。(1分)
33.(14分)
(1)商鞅;(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3分)建立县制。(1分)奖励军功。(1分)
(2)孝文帝;(1分)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1分)
(3)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1分)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1分)
(4)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秦国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分)
(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学习改革家,顺应潮流、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