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2)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四)

  第14课 秋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鸟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有感情地朗读《秋天》这首诗,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草 野 在 蟋 蟀 声 中 更 寥 阔 了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溪 水 因 枯 涸 见 石 更 清 洌 了 。

  牛 背 上 的 笛 声 何 处 去 了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那 满 流 着 夏 夜 的 香 与 热 的 笛 孔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 天 梦 寐 在 牧 羊 女 的 眼 里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分别为每节诗拟个小标题。

  3.说说这首诗的写景次序。

  4. 第三节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乡村秋景的?举例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诗人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情感7

  6.分析第一小节,想象秋天来临的情景。作者是怎样将秋天的情景表现出来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怎样理解“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含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你最欣赏诗中的那句话,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五首

  (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 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 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5.填写。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选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

  (1)水面初平云脚低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乱花渐欲迷人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浅草才能没马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翻译下面的诗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绘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 到 最后到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 、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5.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7.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你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8.请写出诗人的游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段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

  6.本曲运用了 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7、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

  (四)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2.请找出本诗的韵脚。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五)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本阕词是在说明( )?

  A.少小离家老大归的心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清风半夜不成眠,感时悲国的情怀?

  C.夜行的闲适,及抒写乡村恬静的风光

  D.农村的繁忙,及乡村热闹的生活景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细读这阕词后,可以看出( )?

  A.鸣蝉、蛙声是代表春天的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上半阕多从听觉描述,下半阕则写视觉效果。?

  C.“两三点雨山前”是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境。?

  D.最后两句是作者想像之境,属虚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1.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气势;2、钻、嫩嫩的、绿绿的、满;质地软、色泽绿、长势旺盛;对春草的喜爱。 3、C 4、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5、繁花似锦 6、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 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8、正面;侧面 9、桃树、杏树、梨树 (二)1.南宋、《绝句》、引用 2.⑴引用、比喻⑵拟人⑶排比、比喻 3.① 触觉;春风轻柔温暖 ②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 ③视觉、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 ④触觉;嘹亮的短笛声 4、B 5.C 6.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7.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三)1.……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白天细密的雨景;傍晚宁静的雨景;第一层是正面描写,第二层是侧面描写。 2.多、细、密、光亮闪烁、连绵不断等 3.春雨的轻柔、湿润,郊外夜雨的美丽。 4.多;细;密 5.绿。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 6.B 7.C 8.逼;静默;披着蓑戴着笠 9.喜悦 10.C 。(四)1.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含义: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2.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3.三个比喻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4.略。(五)1.春花图 2.A句:拟人,写出花的争奇斗艳,竟相开放。 B句:比喻、排比,写出花的色彩,突出花的艳丽。3.春风4.引用诗句,绘出了一幅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丽画面,给读者加深印象。从触觉上写出春风温柔的特点。

  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1.冒号 2、承接上文 3、可靠的结果和保证;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4、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5、先俯视,后仰视 6、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7、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8、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9、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0、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二)1、冬天;秋天 2、温柔多情;甜美 3、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4、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 5、原句子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三)1.济南的冬水 暖、清、绿、亮 2.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3.拟人 蓬勃的生机 4.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例句略。 5.温晴。 (四)1.顶 镶 露 穿 2.山的表面暗黄的草色与薄雪交错的形态山的泥土 3.色彩妙空间 4.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露出草色的山坡;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薄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6.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十三课《山中访友》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1.略 2.依次是:缀、雄浑、蕴含、掠 3.⑴永不改变的持久性。⑵担当重任的责任心(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4.雷声轰鸣 5.D 6.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8.朱自清;春。(二)1.柏树下避雨的情景。 2.如雨泽润物,这里指老柏树的恩赐, 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及山间万物的感激之情。3.因为我和蚂蚁一起在大树下避雨,所以说是患难的兄弟,更能突出友字。4.拟人 大自然 5.比喻 夸张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雷的声响。6.反问 强调大自然给人类带来恩泽。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1.打 衔 捧 吟 漾 携 2.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对自然界景物的喜爱3.想像 只写了一种景物——树林 写了许多景物 4.拟人 比喻 排比 例句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十四课《秋天》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诗歌朗读节奏可按节拍划分,也可按意义划分。这里可按意义划分。2.农家丰收图 渔舟水上图 牧羊女梦幻图 3.三节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4.听觉: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视觉: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嗅觉: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5.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秋天丰收景象的喜爱与赞美。6.通过自己的人的听觉、视觉、、嗅觉来写出秋天来到了农家里。7.游戏虚实相生,渔人在船上游戏并不在乎补了多少鱼,而是在感受秋天,很闲适。8.略。

  第十五课《古代诗歌五首》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1.《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以抒情为主 4. “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5.(1)观(2)实景 虚景 (3)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1)C (2)D。(二)1.(1)刚,才。 (2)衔。 (3)动词,使……迷乱。 (4)遮没。2.(1)几个地方早来的黄莺,争着占向阳的树枝,不知哪一家新来的燕子又在衔泥(去筑巢)。 (2)各种颜色的花儿陆续开放,渐渐地要使人眼花缭乱了,新生的嫩草刚刚长起,刚好能够遮没踏春的马蹄。 3.蓬蓬勃勃、生机盎然 对祖国山河的喜爱 4.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5.这里用“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 6.体现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7.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8.孤山寺北 贾亭西 白沙堤。9.湖上春早的景色。写春水上涨,与河堤平了的景象。(三)1.断肠 2.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3.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4.……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第一层:描绘晚秋残景,渲染悲凉气氛。第二层: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 5.C 6.寓情于景(物) 7.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 (四)1.停泊 2. 前 年 边 3. 平 阔 正 悬 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4.略,联想合理即可。5. 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五) 1.C 2.D。


看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的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2.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3.初一上册Unit3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4.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练习题

137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