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题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70%,③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蛰等)所含的水一样多;④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达91%;⑤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⑥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夫·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的接近。在海水中:氯为55.0%,纳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49.3%,纳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0.2%-0.3%)却要高许多。况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0.85%氯化纳的水溶液。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纳而致病,医生总是要劝这些人多喝些淡盐开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15.从整体来看,本文主要说明的一个道理是什么?(3分)
16.第④自然段中“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中的“其”是指代什么?(2分)
17.“这个道理”是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2分)
18.说明文用词要讲究准确。从语言表达规范与确切要求看,文章第②自然段中有两个句子的语言表述存在毛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答案:
15.人类的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或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答到“人的体内存在从海洋起源的印记”或“说明了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给2分。
16.原始生命诞生时期的(或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的)海洋。单答“海洋”不给分。
17.当人体大量失水(包括出汗)或出血过多时,需要补充盐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 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含水量”应改为含水的比例。或:“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蛰等)所含的水一样多”。“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蛰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应改为“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蛰“等)所含的水的比例一样大”(或比例相等)
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预报阴雨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含羞草害羞,天降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含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缩,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预报温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气温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5月B版,有改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3.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4.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答案:
1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具体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不恰当。因为“温度”在此表意不准确,它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而据本部分内容来看,植物预报的是“气温”,而不是“温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文题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功能特征。
初一语文说明文练习
上一篇:初一语文说明文阅读题
下一篇: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