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
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单元测试题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9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骸骨(hái) 潜行(qián) 狩猎(shǒu) 匀称(chèn)
B.轻盈(qíng) 倏忽(shū) 篡夺(cuàn) 沧茫(cāng)
C.葱笼(cōng) 喑哑(yīn) 喧嚣(xiāo) 静谧(mì)
D.窸窣( sū ) 嗉囊( sù ) 飞甍(méng) 缥缈(m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 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形容时间很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弥漫:布满充满 相顾:互相照顾
C.静谧:安静 骸骨:尸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 的上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6、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 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吟,这里是
的意思。
(2)《绿色蝈蝈》是一篇 文。作者是 国著名的 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山市》的作者 ,字 ,号 ,世称 。他是 代 家。
二、 阅读理解与表达 共(61分)
(一)阅读文字,回答问题。(3分)
(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 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7、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8~14题。(19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④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⑤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结合上下文说说“招牌”一词的妙处。(3分)
9、②句所照应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是__ __ _ __。(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①句和⑤句在选文中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 ___ 和______________。(4分)
11、选文用“美丽”和“ _______”,“白云朵朵”和“___ ____”相对比,说明云“__ _ _ ”的特点。 (3分)
12、用“‖”划分选文的层次。(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 ② ③ ④ 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本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_______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14、第一段空缺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___ 。(3分)
15、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说出人体的冷热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3分)
16、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3分)
17、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写出本文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一句话。(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22分)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若,海神名)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 (2)不见水端 (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而叹曰 ( )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6)始吾弗信 ( )
21、辨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闻道百 (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
(2)始吾弗信(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堂若者 ( ) 以为莫己若者 ( )
22、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4、你知道“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吗?(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你是怎样看待文中的“河伯”的?(2分)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答案:
1、 D 2、 C 3 、B 4 、D 5、 B 6、 (1)抒情 赞颂 (2)科学小品 法国 昆虫学家 (3)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 文学家 7、 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意合即可,如果不能提炼概括,酌情扣分。)8、“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9.姿态万千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0. 揭示该段中心 总结前四句11. 阴森 乌云密布变化无常 12. ①‖②③④‖⑤?13. 总—分—总 14. 但是15.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风力16. 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 17. 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 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度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18. 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19. 不可以。因为“一般”表示经常情况下,不含特殊情况。去掉后,表达就不准确了。20、(1)灌注(2)对岸(3)抬起(4)对着(5)曾经(6)不 21、(1)听说;见识(2)开始;才(3)像;比22、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23、描写了河水上涨,两岸不能辨别牛马和海水浩瀚、不见水端这两 种自然景色;衬托了河伯与海仿佛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本文的主旨。24、本义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5、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值得肯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过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的还看了: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