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祝 福
鲁 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复习鲁迅先生文学常识。
2、学习小说创作背景及鲁迅小说共同的主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把握小说情节和感知小说主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学习阅读小说,通过情节把握主旨和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初步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把握小说情节和感知小说主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学习小说创作背景及鲁迅小说共同的主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初步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方法〗
自读学习法。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1、《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默读全文,整体感知小说大意。
四、合作探究一下问题,分析小说内涵。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必须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祥林嫂的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小说的主题。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3.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5.本文的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6.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7.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8.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五、合作探究,分析课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必须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祥林嫂的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小说的主题。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情 节 内 容 起讫段落 时 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序 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 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第112段)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3.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4.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第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5.本文的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香(第1段)和人们忙碌的景象(第2段)。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第1段第2行)“阴暗”的天色,(第2段倒数第9行)“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第2段倒数第7行)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第2段倒数第11行)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7.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上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8.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春天是什么(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1)春天是幸福、生机希望的象征。
(2)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探讨祥林嫂的死因(亦即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要弄清祥林嫂的死因必须分析一下小说的中人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弄清她是什么样的人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从而领会《祝福》的主题。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可以结合起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本文是白描的典范作品。(细描: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用细腻的笔触对人物进行详尽的描绘。要求从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对描写的对象加以渲染和铺陈,有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但要防止堆砌辞藻的形式主义或忽视艺术概括的自然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