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第二,这几个句子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一样,也用了合叙的手法,正常语序当是“层台耸翠,飞阁流丹,上出重霄,下临无地”。全句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台阁,耸起一片翠绿碧瓦;凌空架起的阁道,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向上看,滕王阁直插云霄,不见屋顶,向下看,滕王阁悬浮半空,深不可测。前两句描写滕王阁的豪华绚烂,后两句描写滕王阁的险峻雄奇。只有这样解读,文章才一气贯通。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近日有人考证:“落霞”,不是指“晚霞”,而是指“飞蛾”。要了解王勃这个句子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落”在句中与“孤”相对,也不是“飘落”的意思,当是“成群聚集”之义。群聚的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由此看来,我们把“落霞”释为“晚霞”,乃是不明当时当地的生态文化,而导致望文生义。
(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对文中的“云间”、“日下”,传统的解释是将“日下”、“云间”看作地名,“日下”复指“长安”,“云间”复指“吴会”,全句译为“遥望长安,远眺吴会”。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世说新语·排调》:隐士荀鸣鹤、陆士龙相会。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因为《周易·乾》有“风从虎,云从龙”句,所以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陆是吴地松江人,因此典故,松江后来别称“云间”。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后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但是近年来,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把这两个词看作古今意义相同,将“日下”理解为“夕阳之下”,“云间”理解为“云海之间”。句子的意思是,向西北遥望长安,远在夕阳之下,向东北眺望吴会,远在云海之间,形容滕王阁离京城和吴会距离遥远。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人常引用这个典故,取其“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之意,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有些参考资料坚持第一种说法,却又用错了典故,是逻辑上的混乱。
上述两种说法,应该取哪一种?本书以为当确认第二种说法为是。因为第一种说法疑点很多,不能令人信服,最直接的是无法将解释代入文中,因此翻译时只好将其置之不理,把原句看成是多余的重复。其次,吴地称“云间”,很可能是宋、明朝以后的事情,在唐朝初期的文典中还找不到依据。再次,也是最主要的,从文章的意思来分析,这两个句子,表层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实际是抒发仕途失意的感慨。“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与下文的“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目的都是极写长安之遥,北辰之高,暗示自己离京城和君王越来越远,仕途也越来越无望。因此,只有把“日下”释为夕阳之下,把“云间”释为云海之间,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仅仅“望”“目”二字,是不足以达意的。
(6)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教材按照传统的说法注释:“时运不济”即“命运不好”。“不齐,有蹉跎,有坎坷。舛,乖违,不顺”。如此说来,这两个句子只是同义反复。但这样,王勃的文章则犯了“合掌”之病,此为骈赋大忌。
其实,不是王勃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理解出了问题。“时运”,不是一个词,而是指的“时代和命运”。不齐,不是“不好”,而是“不一致”。 时运不齐,指时代和命运不能协调一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时代和命运往往不一致,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多数不顺畅。言下之意是说,一个人即使遇到了很好的时代,可是个人的命运不好,同样不能得志。王勃用这一句话总括了上段,把自己和许多文人仕途的挫折归结为个人命运不好。因此,下面列举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事例来说明,他们都遇上了“圣主”“明时”,但或者白白终了一生,或者不得赏爵封侯,甚或贬职被逐。在封建社会里,文人学士只能用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来解释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与这个句子属同一情况的还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教材按照传统说法,把它看作同义反复,好像王勃又犯了合掌之病。其实,九月,当是“九日”之误。叶荣甫《考古质疑》卷五:“今之碑本,乃郡守张公澄所书,亦误以‘九日’为‘九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里还要补充的是,对句中的“维”字,教材注:“维,句中语气助词。”但是《教师用书》在“教学建议”中却是这样解释:“‘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式对偶(正对),词义相近。‘时’与‘序’是同义词,即‘时序’之意;‘维’与‘属’是同义词,即‘在、是’之意。”对这两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应该取哪一种呢?本书赞成《教师用书》根据对仗句的特点所作的推断。维,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乃”、“是”、“为”。古文中这种用法并不罕见,“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这几个“维”字用于句中,是表判断的动词。
(7)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对这两个句子教材的解释是:“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的报国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显然,教材把前句看成是一般的语序句,而把后句看成了是倒装句,这明显不符合对偶句的特征。实际上,这两个句子都是倒装句,即:“(我)空余高洁孟尝报国之情;岂效猖狂阮籍穷途之哭!”《教师用书》正确地理解了这个句式,它的译文是:“空怀像心地高洁的孟尝君一样的报国热情,但怎能学为人放纵不羁的阮籍那种穷途的哭泣!”可惜译文把东汉的孟尝误成了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孟尝君并没有“空余报国之情”。
同类情况还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教村只翻译了前句,没有翻译后句,但《教师用书》的翻译是:“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弱冠,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有投笔从戎的志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这是把前句看成倒装句,而把后句看成了一般顺序句。实际上,这两句也都是倒装句,前句是转折关系,后句是因果关系,即“(虽)等终军之弱冠,(但)无路请缨;(因)慕宗悫之长风,(故)有怀投笔”。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