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的难点与重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过秦论》知识

  【通假字】

  1、合从缔交 (“从” 通“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制其弊 (“弊”通“敝”,困乏,疲惫)

  3、陈利兵而谁何 (“何” 通“呵”,呵问)

  4、倔起阡陌之中 (“倔” 通“崛”)

  5、赢粮而景从 (“景” 通“影”,像影子一样)

  6、百有余年 (“有”通“又”)

  7、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词类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赢粮而景从 ( 像影子一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 (像用包布) (像用口袋)

  4、内立法度(对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 (向西) (向东) (向北)

  B.名词作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过秦论(指出过失)

  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5、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6、 序八州而朝同列 (引,招致)

  C.动词作名词

  1、追亡逐北 (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

  D.形容词作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E.形容词作名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自以为关中之固 (险固的地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F.使动用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3、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4、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会盟而谋弱秦 使……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

  8、以愚黔首 使……愚蠢

  【一词多义】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丢失、失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亡的敌兵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③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牢固的屏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地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锐利、锋利

  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⑤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丢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⑥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计算

  ⑦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⑧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⑨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

  ①为天下笑者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自若也

  (2)定语后置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 ②伏尸百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介词结构后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固定词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高中语文文言文《师说》知识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 一词多义

  (1)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

267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