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解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解法
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有哪些解法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解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解法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第二步: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例题: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为200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请从哲学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何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诸多因素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我们要从整体着眼,同时又要搞好局部。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就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处境。
(3)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重点,统筹兼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题型三: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此题型和题型二一样,考生需自己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题: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从8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该地干部群众在反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经过最近十多年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原理的?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后来,由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们做出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例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不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 ①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题型五:是如何做到×××的?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题: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该地区的做法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求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的真切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做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做出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中等,说明了这一点。
题型六:辨析题
辨析题在文综考试卷里面已经没有了,但是在单考政治的试卷有的省市还有。辨析题是高考主观性试题中难度最大,失分率较高的题型,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树立辩证思想:
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已看不到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辨析题,而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严格审题,明确辨析题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
3、寻找辨析点,点点分析,简要总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对于背景材料辨析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
看过"高二政治哲学常见主观题解法 "的还看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