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地理 >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将高考考试重点以知识点形式清晰表现出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
  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 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 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a)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b)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c)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b)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a)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b)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风温暖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侧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全年盛行西风。分布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补充:在高气压,信风和极地风带控制下,干旱;在低气压和盛行西风带控制下,湿润
  3.常见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
  a)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b)冷锋和暖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例如:冬季春大风、寒潮、沙尘暴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例如:春、夏南方降水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气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运动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下沉,多晴朗、干燥天气
  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②毁林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a)洋流, 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按性质分:寒流,暖流
  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
  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a)褶皱山 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b)断块山 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c)火山 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
  a)运输线路结构: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线路延伸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
  b)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a)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为基础, 呈经向带状分布。
  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类型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
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水平低(平均33%);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水平高(平均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必修三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 :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遥感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 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 内蒙古东南部, 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 调整产业结构
  ③ “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119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