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

  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

  B.乘势ché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答案】C 【解析】本题仍考“形声套读”“多音误读”和 “方言纠错”,“静谧”的“谧”,不能套读“bì”,应读“mì”;“可塑性”的“塑”方言中极易读成“suò”,应读“sù”;“力能扛鼎”的“扛”遵循“多音读次音”的原则,不读“káng”,应读“gāng”。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被误读的字,难度不大,考题非常平和。

  解析:A静谧mì,属于“望形生音”。 B可塑性sù,属于“方言误读”,主要是由于受湘方言影响。

  D力能扛鼎gāng,属于“多音误读”,在新东方的课堂上,我们建议学生们用“音译结合法”和“词性分析法”攻克此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

  A.扮靓 商贾 关怀倍至 余音绕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辐员 魁梧 天花乱坠 彪炳千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联袂 眈误 沧海一粟 插科打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寒暄 遴选 克勤克俭 针锋相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宽窄叫幅,周围叫员。“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冘声。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眈:注视的样子。从目,冘声。视近而志远也。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也属于近形混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字形(同音字)或偏旁(近形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A中的“关怀倍至”应为“关怀备至” B中的“辐员”应为“幅员” C中的“眈误”应为“耽误”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案】B 【解析】本题是选择有语病的一项,“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暗换主语,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病句考查归根结底还是考查一个考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找主干,理枝叶,识例句”是最基本的方法。

  解析:B句中只谈到了多面性,却没有多项性的证明。属于在课堂上一直强调的“不合逻辑”的错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回到连贯题的考查,“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听,“只见”对应“不见”,选定 B 与 C,“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最后锁定C.

  解析:突破口在第三空,前面写日暮黄昏,依据时间的顺序推测和后文“天空淡月一弯”推出第三空为③,排除BD。“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与④搭配较为妥帖,所以排除A

  文言文阅读是典型体现“稳中求变”这四个字的“稳”的部分,这个文言文所考题型承接去年的高考趋势,题型没有变化。但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变化,今年的文言文在主题上考了“训诂学”的内容,不再是以往的关注“人性”,更多的体现在准中客观事实。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答案】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用代入法一试就知。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发现 “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翻译成“驻军”作谓语,就会造成整个句子前后矛盾,“次”──“第二个”,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应当受敌(的地方)。

  5.关于实词的用法考查。要求选择“不正确”加点字。考点是“次”“投”“度”“诣”四个字。学生的盲点和误区在A和D选项。高考课外文言文的潜在规律:不论所考文章和句子是多么“来自”课外,但真正考得知识点却是我们已学过的。A项“次”字,有三种用法;第一种在初中的《陈涉世家》中学过了:“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作动词,译为“临时驻扎和住宿”;第二种用法:第二,表示顺序,第三种用法:现代汉语中,作形容词,表示差等的。D项“诣”字,在讲解成语时“苦心孤诣”时,我便跟学生提到,古人见面就是用“拜谒”和“诣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本考4个虚词“而、以、乃、之”,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句陈述后表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也放在两个相同结构表否定的句子之间,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于是A项正确。B 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用字;第二句的“以”作连词,来,于是B 项不同。C 项第一个“乃”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项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指代,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代,翻译成“他”。

  6.关于虚词的用法考查。每一个选项都是由“上外下内”的格式,“上外”是上句是课外的,“下内”是下句一定是源于课内已学的。A项的下句选自《寡人之于国也》,B项的下句选自《苏武传》,C项的下句选自《师说》,D项的下句选自《鸿门宴》,在这个情况下,学生就已有50%的正确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答案】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对于“亮乃北行见备”和“非亮先诣备”两个细节,孰是孰非,原文在结尾提到“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可见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异辞乖背”。

  7.文言知识考查。本题首先要求会翻译四个选项,文章注文引用《魏略》是因为年代久远或事情本身真相难以考证,对同一件事,流传有不同版本的说法。根据文章便可。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答案】 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既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又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经验积累。这道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以及文言句式的“四字一断”格式。裴松之注《三国志》是受诏加注。

  8.文言断句考查。考查了文言标示词“而”,根据我跟学生教授的“特殊标示要注意”的原则,同时,“人后动词数结构”的原则,显而易见“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多错”“每多舛互”都是相似的“动宾结构”。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

  译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文: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文言翻译。原始题型。得分点在关键动、名词和特殊句式。

  【解析】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虚词和句式,(1)句中的 “旧”“以” “以”;(2)句中的“而” “以” “得无”(固定句式);(3)句中的“乖” “是”“良”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

  参考译文:《魏略》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袁绍),诸葛亮(暗)知荆州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望北去见刘备,备与亮没有旧交情,又因为(诸葛亮)年纪比较小,像一般的门客接待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的。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自己在结。(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又远大的志向,但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于是)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备回答说:“(刘表)不及。”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公)”诸葛亮说:“现在都不及,但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等待敌人,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悦;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旧多了(旧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委屈自己,亲自三次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白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不一样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太让人觉得奇怪了。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务在周悉”、“补其阙”、“惩其妄”是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主要目的。就“补其阙”而言,裴注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1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