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

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难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⑸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⑹盘盘焉,囷囷焉。

  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⑾非曰能之,愿学焉。

  ⑿而人之所罕至焉。

  ⒀吴人焉敢攻吾邑。

  ⒁且焉置土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⒃永之人争奔走焉。

  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⒅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死生,昼夜事也。

  4.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古之人不余欺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5.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1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1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8.是说也,人常疑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5.岂独伶人也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7.《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廉者,赵之良将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汝之言,金玉(4)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
看了“2017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汇总”的人还看了:

1.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必备常识

2.2017年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详解汇总

3.2017高考语文文言断句训练试题及答案

4.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技巧

5.2017年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详解

6.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历年真题

7.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71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