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时间: 映芳735 分享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跟你分享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一起做一做这些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1.(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8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8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3.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4.(3分)C【解析】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在本文中应该是薪俸之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85.C【解析】D项应为“五人为伍”。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

  86.B(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

  8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屯田”指政府组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的农业生产形式,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B.“贞观元年”一词中“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元年”指第一年。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故可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康熙皇帝等。

  C.“出”字含意丰富,在文章中指京官离开京城去地方上任职。同时它还有“超出”的意思,如韩愈《师说》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中的“出”。

  D.“末作”指工商业,与本业农业相对,文中窦轨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贾谊《论积贮疏》中的“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已表达出重农抑商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7.【答案B】古代帝王并不是一人一个年号,有些皇帝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比如唐高宗。

  88.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8.A.(《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8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9.D《论语》不是六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0.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

  D.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90B解析:“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内海的河流成为河”。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

  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1.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

  9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93.C【解析】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94.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绪是光绪皇帝的年号。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觞为古代酒器。

  C.提督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D.公为敬辞,尊称男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王、男”五等爵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4.D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9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

  C.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95.D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官受氏就是根据担任官职授予姓氏,如: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太史等。

  B.校射意思是校场比试射箭。

  C.袖诗求见,意思是袖藏诗文请求拜见。袖子里有倒兜就想今天西服的内兜一样装进去会自然垂到袖口的除非你自己掏,否则它自己不会掉出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廉访使:宋、元时期的职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6.B(应是比试射技和武艺)

  9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汉朝出现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摄,古有“代理”之意,“摄政”指代国君处理国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上元”“广德”都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古代十日为旬,文中几十旬应为几百天。

  97、C“上元”“广德”都属于年号纪年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98.B(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9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侯”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建兴…‘成帝”“咸康”在文中都是帝王年号。“年号”是指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99B(“成帝”是帝号,而不是帝王年号。)

  10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B.游徼,乡官之一。原为泛称,意为有秩禄的官吏中最低级人员。秦末始为官名。汉沿设。掌巡察缉捕之事。魏、晋、南北朝多沿设。

  C.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0.D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猜你喜欢: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2.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3.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4.2017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炼及答案

5.高考全国卷必考的语文文化常识一览

6.2016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307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