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时间: 磊安793 分享

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想要语文拿高分,就得平时多加练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灵敏 缅怀 冠冕堂皇 童心未泯

  B.跻身 缉查 畸轻畸重 无可稽考

  C.亲家 钟磬 沁人心脾 罄竹难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炫酷 绚烂 徇私舞弊 头晕目眩

  【参考答案】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B均读jī; A.分别读为mǐn miǎn miǎn mǐn;C. 分别读为qìng qìng qìn qìng;D. 分别读为xuàn xuàn xùn x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盘桓 九州 屏蔽门 以身作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嬉闹 凭添 必需品 绿草如茵

  C.攀缘 国粹 峨眉巅 婆娑起舞

  D.敲榨 妨碍 顷刻间 按部就班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责一则,B.凭一平,D.榨一诈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那些作家们在一 暗黄的灯影里 一的时候,他们 不会预先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在那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

  歌声已经暗哑, 有前辈们如丰碑一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

  A.抹 笔耕不辍 兴许 却

  B.晕 奋笔疾书 或许 惟

  C.片 埋头苦干 也许 更

  D.缕 舞文弄墨 可能 只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抹。用于云霞等;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片,用于成片的东西;缕,用于细的东西。与“暗黄”搭配,选“晕”更合适。笔耕不辍,长期不放弃地从事文学创作。奋笔疾书,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埋头苦干,指专心下功夫做事.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奋笔疾粕”更显示出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家坚持创作的状态。“兴许”“或许”意思都是“也许”,但“兴许"口语色彩浓厚,语境中“或许"更合适。惟,只,强调唯一性:却,表示转折关系:更,表递进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

  B.智能系统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从信息的获取、决策、处理到控制等各方面,无处不蕴含着智能系统的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不合理的开发,海南环岛海防林遭到大面积毁坏,导致海南屡遭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D.中国“海巡3l”,带领巡航编队从广西防城港码头徐徐启航,标志着由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南方四省(区)海事部门共同开展的南海海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正式启动。

  【参考答案】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A.缺宾语,第二个“防治”后加“措施”;B.词序不当.“决策”与“处理”交换位置:C.结构混乱.第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可以在句首加上“由于”,或在“海南环岛”前加“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劝学》就是其思想的代表之作。

  B.《雷雨》中的周冲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带四凤一起去往新世界。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

  C.《安东诺夫卡苹果》《炼金术士》《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蒲宁、巴西的保罗·戈埃罗、日本的志贺直哉和美国的辛格,他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红楼梦》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统治者的世界。还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两个人对同一事的不同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保罗·戈埃罗和志贺直哉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侠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这三句话,是对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人生模式的总结。 张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韩国贵族之家。韩国灭亡时,张良因年幼未授官职,但他早已有了强烈的报国之心。韩国的灭亡,对他来说,是命运的一个根本性的急转,他不再是贵族,而由庙堂走入了江湖。他来不及埋葬死去的兄弟,他荡尽家财结交刺客,从此进入了一个武林江湖之侠的世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120斤大铁锤的勇士,在博浪沙狙击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可惜功亏一篑,只击中了副车。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更名改姓,最后在下邳找到了落脚之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下邳圮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他人生‚三游‛的基础。他以从容、忍让、谦退的敬老之心,获得神仙黄石公的青睐,交给他《太公兵法》秘籍。十年之间,他成为下邳‚少年‛的首领,俨然一代大侠。陈胜起义,张良率侠客百余人咱成一军,路上遇到了沛公刘邦,遂投于刘邦麾下。其后辅助刘邦,一统天下。汉初论功行赏,封为留侯。

  汉高祖六年,张良促成刘邦定都关中。时天下大定,他‚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直到戚夫人得宠,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太子出主意,招来他的‚云霞之友‛当世大隐‚商山四皓‛,在汉高祖十二年使太子地位得到巩固。这一年,刘邦驾崩。其后八年,张良去世。据道家经典,他‚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张良的一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那雍容悠闲的结局,令人羡慕;他那壮怀激烈的经历,令人遐想;他那平定天下、位极人臣的功绩,令人叹为观止。司马迁感叹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这又开启了才如子建、貌如潘安而又内蕴着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名士之侠风貌的先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完美圆满、优游闲雅、和融同光的高级人生模式。

  ‚游宦‛就是作官。在中年人生最旺盛的时代,把精力投向官场,去博得现实社会中世俗生活的辉煌。

  游宦作官,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更使这种倾向得到强化。子思《中庸》第二十章说:‚子日:‘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其最后的人生层次,是‚天下国家‛,而报‚天下国家‛的途径是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最直接的就是作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上升为大一统封建帝国的统治思想,带来了儒学的极大繁荣,也带来了儒生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利益。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牢固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学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其现实途径是作官。而文化中则弥漫了一股‚官本位‛的浓雾。

  孔子说:‚三十而立。‛游宦是中年之事,因此它并不妨碍‚而立‛之前自由挥洒的豪情,于是有‚少年游侠‛;它也无妨于官场半生而厌倦于‚利禄之路‛后功成身退,超然于身心的倦怠。追求生命的永恒,于是有‚老年游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游侠与游仙,并不妨碍文化主流精神的承传,也有了余地可以将自我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发舒。于是‚三游‛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种圆满人生结局。

  (选自韩云波《中国侠文化》,有改动)

  6.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深受侠文化的影响,“少年游侠,中

  年游宦,老年游仙”成为一些人的人生模式。

  B.游侠经历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基础,并给予了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我

  个性充分张扬的空间。

  C.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人生模式:壮怀激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的经历、位极人臣的功绩、雍容悠闲的结局。.

  D.随着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游宦作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中最重要的追求,

  也是完成治国平天下抱负的现实途径。

  【参考答案】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文中说的是“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张良人生“三游”的基础,这里扩大了范围,同时,最后一段说的是“有了余地”,并非“充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博浪沙狙击失败,张良不得不亡命江湖,选择游侠生活;黄石公三试张良赠以兵书,成

  为他游宦的起点。

  B.张良功成身退,潇洒地跳脱出功名利禄之途,去放飞倦怠的身心,他的一生最后落笔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C.报“天下国家”的途径只有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参与,这样才能攀上最后的人生层次,获

  得世俗社会的现实利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游宦一直就是儒生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并逐渐演变成为中国

  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

  【参考答案】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原文表达的是作官才能达到最后的人生层次,且“世俗社会的利益”是儒生带来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上升为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思想,始终顺利地踞于中国

  文化的主流地位。

  B.把精力投向官场,以博取世俗生活的辉煌,对此传统文人孜孜以求,使“官本位”文化

  根深蒂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随着张良的出现,侠不再是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专有名词,才貌双全、风度翩翩的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生也可以成为名士之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三游”是对张良所成就的高级人生模式的总结,也是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

  种圆满人生结局。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始终顺利”错,原文说“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纪言

  清〃恽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嘉庆元年,敬以富阳县知县,饷贵州平苗军。五月丁巳,次益阳,有大星陨于西南,声隆隆然。癸亥,次武陵,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闻嘉勇①贝子薨。庚午,次桃源。同饷军者裘鸟程世磷曰:‚吾属在浙,贝子方平林爽文凯旋,自三衢方舟下严陵江,舟设重楼,陈百戏,中流鼓吹竞作,从官舟衔舳舻,并两岸疾下。顷之,有哗于从官舟者,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争酒佐。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和。贝子曰:‘汝二人何功?’叩颡曰:‘花翎,通诸罗道赐。比旋役,各理一官。’贝子曰:‘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然重惩汝,非优功盛恉也。’目左右曰:‘花翎不称,去之!’二人叩颡下,卒不问所坐何事。‛

  方绍兴应逵日:‚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顷有府经历三年至同知,试用知县五年至分守道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钟慈溪德溥曰:‚吾乡人尝事贝子,官亦分守道矣。往岁贝子舆夫与守备争,殴之伤额,乡人杖舆夫四十。贝子曰:‘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乡人惧,数月不敢见。‛。

  语有间,敬告之曰:‚吾闻之张皋文,皋文闻之副都御史方葆岩先生……曰:‘贝子征卫藏,有隘道几一里,贼屯军守隘北甚严,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贝子调军伏隘东西,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战一日,盖数十胜负。贝子在大军中,前军军报沓至,不动。及三更,前军大败,退不止。贼逐前军出隘南,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爇,照耀如同白昼,东西伏军皆起。贼惊退,相蹂躏,我军蹙之入隘。贝子急上马,万骑齐足,顷刻至隘口。前军、伏军已过隘,闻贝子至,勇气百倍,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追逐五十里而后止。’‛

  (有删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嘉勇:福康安的封号,福康安因功得贝子爵位。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月丁巳,次益阳次:驻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卒不问所坐何事坐:因„„犯罪

  C.而以前军分五军攻隘,迭退迭进迭:屡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大军乘势合攻,遂夷贼屯夷:荡平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迭:更替,轮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贝子高深莫测的一组是( )(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②贝子出座亲鞫之,色甚和

  ③若忘富贵所自耶?何躏我也?④大军屯守隘南三十里许

  ⑤前军军报沓至,不动⑥忽铳炮声大震,火炬尽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①写的是报信的骑兵.⑨贝子斥责“乡人”,⑥写的是贝子大军出击时的情况。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作者开篇第一段介绍贝子在出兵镇压贵州苗民时殉职,死前西南方向有颗很大的流星坠

  落,发出隆隆的巨响。

  B.在平定林爽文叛乱胜利归来的途中,贝子发现随从官员饮酒滋事,出于优待功臣和光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圣旨的考虑,没有惩罚他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贝子重用亲信,偏袒近侍,府里属官三五年就提拔,钟德溥的同乡因惩治了贝子的轿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却受到严厉斥责。

  D.贝子善于用兵,在征讨西藏时,他调遣兵力埋伏在隘道的东西两旁,待敌人追击溃兵到

  隘口时,依计围歼。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出于优待功臣和光大圣旨的考虑,没有惩罚他们”有误。贝子心狠手辣,表面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革除了两位随从官员的职务。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比旋役,各进一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今天子神圣,军以功返,汝二人不知谨,亏朝廷体耶?(3分)

  (3)吾闻文武事贝子,贝子必优以官。(3分)

  【参考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到战事胜利返回时,每人又升了一级官。(3分。“比”“进”1分,句意1分)

  (2)现在皇上圣明伟大,军队因功凯旋,你们二人不晓得慎重,想损害朝廷的尊严吗?(3分。“以”“亏”各1分,句意1分)

  (3)我听说文武官员在贝子手下做事,贝子一定优待他们并升他们的官。(3分,“察~优”各1分,句意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旬。(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破‛字与‚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选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作料少与作料多》)

  【参考答案】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每一处O.5分)

  【译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人问:“作诗不注重使用典故,杜甫为什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呢?”他不明白“破”与“有神”这三个字,都是教人读书作文章的方法。意思是说打开书卷,要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不是囫囵吞枣兼收并蓄。蚕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不再是桑叶;蜜蜂采到的是花粉酿出来的是蜂蜜,不再是花粉。读书好像人在吃饭,会吃的人能增强体质助长精神,不会吃的人便会消化不好而生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点绛唇

  王禹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①比拟,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或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亦可)②欲扬先抑,衬托出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③总领全篇,呼应下片,完整表达作者的感情。(前两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第三点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①以鸿鸽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②时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作者是十分爱恋和喜悦,但是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却屡遭挫折,面对振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世无知音的感啊。(答出“爱恋和喜悦”1分;“感喟”主要为两点——积极用世、怀才不遇,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AB两组中任选一组作答)(5分)

  A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B组

  (1)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呦呦鹿呜,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A组

  (1)乃不知有汉(2)吞声踯躅不敢言(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丛菊两开他日泪(5)叶上初阳①

  干宿雨

  B组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食野之苹 (3)实迷途其未远 (4)征篷出汉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赢得仓皇北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静

  贾平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去年秋季,我去兴庆宫公园划了一次船。去的那天,天阴,没有太阳,但也没有下雨,游人少极少极的。我却觉得这时节最好了,少了那人的吵闹,也少了那风声雨声;天灰灰的,略见些明朗,好像一位端庄的少妇,退了少女的欢悦,也没上了年纪的人的烦躁,恰是到了显着本色的好处。

  (2)同游的是我的妻,她最是懂得我的;新近学着作画,是东山魁夷的崇拜者。我们租得一只小船,她坐船首,我坐船尾,这船就是我们的,盛满了脉脉的情味。桨在岸上一点,船便无声地去了,我们蓦地一惊,平日脚踏实地的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一时觉得像飞出了地球的吸引层,失去了重量,也失去了控制,一任飘飘然去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船箭一般地飞去了四五米,突然一个后退,一瞬间地停止了,像一个迷丽丽的梦,突然醒了,觉得凭一只木船,自己在了水上。心倒妥妥地落下来,默默看着对方,都脸色苍白,脖颈上的筋努力地用劲,便无声地笑了。妻说:古人讲羽化而登仙,其实大致如此,并不会轻松的。这话倒也极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倏忽间,船就打旋起来,像一片落下的树叶,便见光滑的水面有了波纹,像放射了电波,一个弧圈连着一个弧圈,密密的、细细的,传到湖心。以前只认为水是无生命的,现在却是有了神经;神经碰在了岸上,又折回来,波纹就不再是光洁的弧线,成了跳跃的曲线,像书写的外文,同时有一股麻酥酥的滋味袭上心头了。桨继续划动着,起落没有声息,无数的漩涡儿悠悠地向四边溜去,柔得可爱,腻得可爱,妻用手去捉拿,但一次也没有成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我们调正了方向,向湖心划去,妻终是力小,船老向一边弯,未了就兜着圈儿。她坐到船尾来,我们紧挨着,一起落桨,一起用力,船首翘起来,船尾似乎就要沉了。但水终没有涌进后舱。我们身子深深往下落,正好可以平视那湖面。水和天并没有相接,隔着的是一痕长堤,堤边密密地长了灌木,叫不上名儿,什么藤蔓缠得黏黏糊糊。堤上是枫树和垂柳,枫叶成三角模样,把天变成像撒开的小纸片儿,垂柳却一直垂到树下,像是齐齐站了美人,转身过去,披了秀发,使你万般思绪儿,去猜想她的眉眼。湖面上,远处的水纹迅速地过来了,过来了,看了好久,那水纹依然离得我们很远,像美人的眨着的脉脉的眼,又像是嘴边的绽着的羞涩涩的笑。我们终于明白那柳之所以背过去,原来将眉眼留在了水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船到湖心,我们便不再划,将桨双双收在舱里,任船儿自在。妻便作起画来,我仰躺在船里,头枕在船帮上,兀自看着天。天也是少妇的脸,我突然觉得天和这水,端庄者对端庄者,默默地相视;它们是友好的,又是相离着,因此它们不像月亮绕太阳太紧,出现月圆月缺,它们永远的天是天,水是水,千年万年。我还要再想下去,突然一时万念俱灰,空白得如这天,如这水一般的了。

  (7)划了两个钟头,湖面上依然没有第二只船,一切都是水,灰灰的白白的。我一时想作些诗,来形容这水的境界,却无论如何想不出来。我去过革命公园的湖,那水里有了绒绒的绿藻,绿得有些艳了;也去过莲湖公园的湖,那里生了锈红的浮萍,红得有些俗了,全没有兴庆宫公园的湖来得单纯,来得朴素。我只好说,兴庆宫公园湖里的水,单纯得像水一样,朴素得像水一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诗没有作成,我起身去看妻的画,她却画了一痕土岸,岸上一株垂柳,一动不动的一株垂柳,柳条自上而下,像一条条拉直的线,柳的下方,是一只船,孤零零的一只船。除此都空白了,我没必要再作诗了,她真是东山魁夷的弟子,是最深知这兴庆宫公园的湖水了。(选自贾平凹散文集《爱的踪迹》)

  【注】东山魁夷,日本画家,其画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

  16.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再现自然,融我于自然,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如第四段的描写,船像树叶,

  水纹像电波,波纹又似“书写的外文”,在蕴藉中隐匿的情感音符跳动不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文章第二、三段描写“我”和妻子湖中泛舟的景象,主要抓住人物细致生动的动作和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受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在平淡之外隐含着深沉和力度。

  C.文中第五段的景物描写十分柔美,从垂柳到水纹,广泛设喻,化静为动,妙不可言。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章正是倚赖细腻的观察,借助贴近的比喻,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宁静美好的情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随着视角的变换,全文移步换景。一路行船,“我”见所见,抒所感,在这样一个宁静安

  适的环境里,“我”的思绪也很平静。

  E.全文在从容不迫、朴实无华的述说中,融贯着深情,在自由自在、信笔点醒的抒情中,

  阐发着精辟的议论和深邃的哲理,于丰厚隽美中透出些禅意。

  【参考答案】C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题解析】C.原文描写并没有化静为动;D.“我”的思绪不是“平静”,作者一直在浮想,只在文章地6段结束时才“万念俱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文章开头第一段详细交代游园的时令和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突出游园环境的宁静安适。(2分)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为文章主旨的表达作铺垫。(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妻子作出的画,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意图。(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妻子学画,学的是表现纯洁大自然的东山魁夷,她的画是“一动不动的一株垂柳”“孤零零的一只船”,既写出了她的娴静之心,也侧面描写出了湖的静。(2分)将画的内容放在文末,热爱大自然、追求和谐宁静生活的情怀毕露,升华全文主旨。(2分)

  19.文章标题为“静”,全文却无一“静”字。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通过意象和环境的描写烘托“静”。如文章第一段,还有第五、六段垂柳的娇羞地立着,天和这水“默默地相视”,都渲染了一种空灵寂静的意境。

  (2)以动衬静。如文章第四段,船打旋.像落叶般轻盈,桨“起落没有生息”“漩涡儿悠悠地向四边溜去”,一派柔和娴静;船到湖心,任船儿自在,悠闲而宁静。

  (3)对比写静。文中第七段,将兴庆宫公园的湖水同革命公园的湖水、莲湖公园的湖水作比较,与一“艳”一“俗”作对比,反衬了兴庆宫公园湖水的清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以妻子作面的内容侧面写静。她画的是土岸、垂柳、一只船.从“一动不动”“孤零零”的议论看,一股“静”气扑面而来。(写出要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合理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满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从古至今,我国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请从《劝学》《师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咬文嚼字》等文章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概括文章的内容。(4分)

  篇目: 对联:

  【参考答案】

  《劝学》:登高见远,假舆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学则终成大业;顺风闻彰,借舟楫而绝江河,吾辈时时思即日臻妙境。

  《师说》:知识不离授业解惑,学问莫抛重教尊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四子声情并茂,与点师徒心领神会。

  《咬文嚼字》:不咬文,怎知文有妙奇辣:非嚼字,难晓字存幽美香。

  (内容正确2分,符合对联的形式2分)

  21.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写一句简短的标语,以对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的作用。请根据示例,从下列对象中任选两个拟写两条标语,不必拘泥其句式,但要切合对象的特点。(4分)。

  示例

  蓄水池: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

  读报栏 读书亭 翠竹 雪松

  (1):

  (2):

  【参考答案】

  读报栏:五洲风云入眼底,四海波涛涌心头。

  读书亭:入亭无杂念,开卷有书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翠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也虚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雪松:撑开巨伞护众生,囤聚翠绿养神韵。

  (答对l句给2分,共4分)

  22.最近,有一个名为“英国儿童十大宣言”的帖子在网上非常流行,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共鸣。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宣言”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内容作出评价。(4分)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O.坏人可以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参考答案】尊重生命。(2分)“宣言"从儿童自身安全考虑,更关注人本身,体现了一种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宣言”的出发点、“宣言”的意义各1分,共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写作(共60分,共l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3年3月,国家主席偕夫人访问俄罗斯。走出机舱时,穿着修身大衣,拎着皮包,被网友称为‚丽媛style‛。该皮包及风衣都来自广州本土的一个服装品牌‚例外‛。受‚丽媛style‛影响,该品牌设在武汉的专柜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顾客,皮包及服装的销量也随之上涨。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在候选期间拎的一款做工精美的皮包让韩国民众误以为是价格昂贵的名牌包,在韩国国内引发较为强烈的关注。随后官方解释这款皮包是韩国一家小企业生产的低廉的产品,朴槿惠认为帮助具有能力的小企业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很重要。

  创办于2001年的英国品牌Issa,因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宣布订婚当天,凯特身着该品牌的一条宝石蓝连衣裙而‚一夜成名‛。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译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嘉庆元年,我作为富阳县知县,去给贵州征伐苗民的军队送军粮。五月丁巳日,停留在益阳县,有颗很大的流星在西南方向坠落,发出隆隆的巨响。过了六天,我在武陵县,从西南方向驰来一名骑兵,穿着白农戴着白帽,听说是嘉勇贝子福康安死了。七天后,送军粮的一帮人停留在桃源县。

  一同送军粮的乌程知县裘世璘说:“我们在浙江时,正当贝子平定林爽文的叛乱胜利归来,他乘坐的方舟从衢江顺流而下富春江,船上设置了几层楼台,表演各种各样的杂技,江中鼓乐竞相吹奏,随从官员的船只一艘接一艘,沿两岸飞驶而下.一会儿,随从官员的船上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原来是一位巴图鲁和一位都司喝酒,为了一个伴饮的妓女争吵起来.贝子离开座位亲自查问这件事,脸色很平和。贝子说:‘你们二人立了什么功?’二人叩头回答道:‘头上花翎,是作先锋扫清通往诸罗的道路时赏赐的,到战事胜利返回时,每人又升了一级官。’贝子说:‘现在皇上圣明伟大,军队因功凯旋,你们二人不晓得慎重,想损害朝廷的尊严吗?然而严厉地惩罚你们,不是优待功臣和光大圣旨的办法。’贝子用目光示意左右随从说:‘花翎不相称,去掉它!’那二人叩头退下,贝子最终也不问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

  绍兴知县方应逵说:“我听说文武官员在贝子手下做事,贝子一定优待他们并升他们的官。最近,有府里属官三年就提了同知的,有试用知县五年就提拔为分守道的.”

  慈溪知县钟德溥说:“我有个同乡曾经在贝子手下做事,官位也升到分守道了。贝子的轿夫曾经和一位守备争吵,轿夫把守备的额头打伤了。我那同乡审办这事,打了轿夫四十棍。贝子知道了,说:‘你忘了你的富贵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践踏我呢?’同乡很害怕,几个月不敢去见贝子。”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我告诉他们说:“我从张皋文那里听到过有关贝子的事,张皋文是从副都御史方葆岩先生说的„„先生说:贝子征讨西藏时,有一条将近一里路长的狭隘险道,敌人在隘道北端驻扎了军队,防守十分严密,贝子大军在隘道南端三十多里处驻扎,贝子调遣兵力埋伏在隘道的东西两旁,把前头部队分成五股兵力,轮番进攻。战斗了一天,差不多几十个回合,有胜有负。贝子在大部队中,前头部队的军情汇报不断送到,贝子按兵不动。到夜里三更时分,前头部队大败,不停地撤退。敌人追赶败军一直追出了隘道南端,忽然铳炮声震天响,火把全都点燃了,照耀如同白天.东西两旁埋伏的队伍全部杀出。敌人惊慌退却,互相践踏溃逃,我军把他们逼入隘道。贝子急忙上马,千军万马一齐出发,一会儿大部队就到了隘口。前头部队和东西伏兵已经追赶敌人过了隘道,听说贝子来了,勇气倍增,大部队也乘势合攻,于是一举扫平了敌军营地,追逐五十里外才止步。”

81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