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语法知识复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语法知识复习
语法知识没有掌握好,文言文是很难学好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语法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语法知识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语法知识梳理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唯利是图(图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如"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如"买菜、写小说、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 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 《背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看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语法知识复习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