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

人教版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人教版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

  这一课选了两首现代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发表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抒情主人公“我”是在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中孤独地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可以说,“康桥情结”,也就是徐志摩所说的“自我意识”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也贯穿在《再别康桥》中。

  赏读这两首诗,建议采用下面的方法。

  1.把握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这两首诗都是首尾回环的结构:两首诗都是七节,第1节与第7节基本相同,形成首尾照应;第2~6节则是诗人情感、思绪发展变化全过程的概括。分析两首诗的结构,有助于整体把握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意象特点。

  鉴赏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透过语言窥视诗人的内心(即所谓意境)。但诗是一种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文学,诗人既想要表现自己又想要隐藏自己,因此它必须借助意象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雨巷》 诗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二是丁香姑娘。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姑娘象征什么呢?对这个意象的探讨,有助于窥视诗人内心的秘密。

  《再别康桥》 诗人徐志摩将自己多年“沉淀”在心灵深处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融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意象之中。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那柳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那在清泉中招摇的水草,诗人乘着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寻梦,还有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这些意象构成一种梦幻般的深邃意境,生动地描写了徐志摩的“诗化人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教版高中语文诗两首预习提示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第一课预习教案

2.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课前预习教案

3.高中语文暑假提前预习题

4.高二上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245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