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练习能够检测和巩固高一学生语文知识点,因此,学生在平日学习过程中不能离开练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文言基础(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阙秦(quē) 忤视(wǔ) 飨士卒(xiǎng) 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 失其所与(yù) 目眦尽裂(cì) 朝济而夕设版(zhāo)

  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共其乏困(gòng) 夜缒而出(zhu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刀俎(zǔ) 戮力(lù) 瞋目(chēn) 微夫人之力(fū)

  2、每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沛公则置车骑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以乱易整,不武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与?

  3、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图穷而匕首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举头望明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句: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A.使使以闻大王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西单女孩任月丽从在地铁卖唱,到走红网络,到走红星光大道,到走红2011年春晚,一路走来,一发不可收拾,这其中固然有大众的草根明星情结,但与其深厚的歌唱功力也密不可分。

  B.一个时期以来,信用卡诈骗猖狂至极,在我警方的全力打击下,一个个罪犯图穷匕见,被绳之以法,受到应有的惩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韩国《韩鲜日报》报道,目前朝鲜正准备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同时认为,如果朝鲜继续坚持他的核进程,那么他势必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因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世人的共同愿景。

  D.世界经济复苏的状态仍不容乐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目前形势下,就不能只顾自己,打压别国,做亡郑陪邻的事,而应具有全方位的战略眼光。

  7、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双十一”这个虚拟出来的节日,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网购者的狂欢节。它作为中国网络销售行业奇迹的见证者,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购物崛起的独特符号和明证。

  B、在东北作家群中,萧红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研究热点,电影《萧红》将她的人生故事搬上了银幕。

  C、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场半决赛,河北队以三人在场的绝对优势最终击败浙江、广西、湖南队,挺进总决赛。

  D、在信息化的今天,中秋民俗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是华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

  8、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经西汉刘向整理,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

  C.司马迁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说理散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同属于先秦历史散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19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9.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用法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 穿

  B.强忍,下取履 到下面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与老人期,后, 后面

  D.良因异之 觉得奇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下列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长跪履之 不如因善遇之

  B.父以足受 常以身翼蔽沛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乃《太公兵法》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常习诵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12、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课内文言文翻译(5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的看着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文学常识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文言知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地区。 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地区。 今义: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庄则入为寿 古义:敬酒。 今义:长寿。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地讲述。

  16、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14、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16、使使以闻大王 使1:动词,派遣,使2:名词,使者。

  17、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8、群臣怪之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使:名词,使命。

  21、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吾得兄事之。 (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24、籍吏民。 (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25、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26、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道芷阳。 (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28、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30、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之止,制止,使动)

  33、樊哙侧其盾以撞 (使……斜侧着,使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7、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3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看了<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4.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

6.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

练习能够检测和巩固高一学生语文知识点,因此,学生在平日学习过程中不能离开练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练习 一,文言基础(每题2分,共16分) 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一语文虚词例句汇总
    高一语文虚词例句汇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一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把握是关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虚词例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虚词例句 一

  •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训练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训练汇总

    文言文是高中学生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训练巩固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训练,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

  • 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高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特殊句式是教师教授的重要内容,那么具体有哪些特殊句式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考的文

  •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汇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过秦论》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贾谊的作品,高中学生在语文课上需要掌握哪些 相关文言知识点呢?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

277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