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中学化学计算是从量的角度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
一、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
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数目、质量不变。
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四、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元素化合价。
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
2H2 + O2 = 2H2O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 32 : 36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⑴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⑵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3.化学式书写错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1.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2.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3.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4.刚开始配平,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整数即可。
5.在刚学化学方程式时,要多做一些练习以熟练配平的方法;学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试着把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背下来(有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对背方程式很有帮助)。
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解题步骤
1. 设:根据题意设出未知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题细则】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
2.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题细则】①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② 注意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符号的标注。
3. 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答题细则】① 正确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② 已知量为纯净物的质量且要带单位;③ 当有两个已知量时,应将不足的那个量代入计算;④ 遇到有多步反应时,用关系式法更快捷。
4. 列:列出比例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题细则】等式两边化学意义应相同。
5. 求:求出未知数。
【答题细则】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口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猜你感兴趣的: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