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地理 >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备考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一)
  一、 根据试卷特点,剖析命题思路
  1、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题型结构稳定在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方面,基本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题量及赋分比例也基本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考生的备考心态,在考场上不致感到全然陌生,有助于临场的发挥。反映了高考不是每年变新招,让人摸不透,而是在可能范围内增加透明度,不是以考生为“敌”,而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以能力立意的测试思想体现明显
  测试考查的是考生所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重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描述或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近两年的地理高考题,在逐渐发生变化,题型新,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提高,能力要求的类型逐渐扩大,试题提供信息越来越丰富,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察学生的学科能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考察的落脚点依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基础知识理解与识记,并熟悉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仅凭单纯记忆无法应对的。
  3、依据提供的信息,领会问题情境,理解设问要求,独立思考或编制答案
  近年来为了考试的公平,试卷上的问题有许多是新问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新问题,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再独立进行判断(选择题)或编制答案(综合题)。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或书上的原词原句可以应用,这种考查临场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联系能力、表述能力(运用学科术语组织答案)、空间想象能力的试题,在高考中正逐渐被广泛的应用。所以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累这些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空间概念,严谨的时间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清晰的表述能力等。
  4、文化素养的考查正逐渐体现在高考试卷中
  近几年来,文字表述题的题量在不断增加。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第一步要读清题意,审题正确;第二步要有清晰的表述能力。很多考生能理解题意,但表达不出完整的意思。表达不清造成的扣分,是使很多考生得不了高分的原因之一。
  二、 领悟试卷启示,思考变化趋势
  1、新课标中学科内容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考试内容
  以人地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主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这一变化的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在试卷中已逐步有所体现。例如:有关家用轿车、证劵股票、城市环境、休闲度假等相关的地理知识。考试内容的变化,正标志着学科知识的发展与趋向,研究高考就必须关注知识的前沿内容与综合要求。
  2、学科方法的变化会影响到考试要求
  新课标在学科方法上要“摒弃机械记忆和单向传授”,强调探究和体验,重视接受过程,注重基础性和典型性(案例),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构和方法,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摒弃繁难偏旧”不在细碎的知识点上斤斤计较,而应该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注意知识结构的质量和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事实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已在不断地传递着这些信息,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总结知识规律,整理知识结构,分析知识联系,构建思维线索,获取有效信息。
  3、地理学科思想和学科价值正不断体现在试题中
  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利用图像和文字呈现地理知识的形式,以及地理知识在国策制定、国土整治、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生产布局、水利气象、灾害防治、交通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人口计划、文化研究、商业贸易、军事国防等多方面的作用,正不断体现在试题设计思路中。
  我们进行复习指导时,一定要明确学科思想,认识学科价值,增强地理意识,树立地理观点,并贯彻在备考过程中。特别是结合当前建设中反映的新思路,例如科学发展观,人地协调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的理念等,都应反映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
  4、新的考试评价目标正在促使原有复习方法的变革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我国地理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容,为地理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动力。地理高考也在逐步完善和确定新的地理考试评价目标,以“有用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从而使原有的评价体系(以知识立意)不断向“以能力立意”的方向蜕变。
  原有的教学与复习指导思想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评价目标,因此相应的教学与复习方法也必须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才能逐步符合教育教学和高考改革的需要。
  复习内容变单纯复习知识为结合能力运用知识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线索。
  复习方法变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讲课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复习活动,变死记硬背为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变记忆结论为思考过程,变被动做题为独立思维,变时间积累为提高效率。
  三、 科学进行备考,改进复习方法
  1、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教会思维方法,改变“就知识背知识”的单一复习方法
知识类型 能力要求与思维方法 主要内容
地理事实 识记、空间定位 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时事
地理概念 理解、区分、运用 一般概念、特殊概念与集合概念
区域特征与差异 综合分析特征、类比差异 中国的自然与经济分区、世界的分区或国家
地理图像 判读使用绘制、分析比较说明 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剖面图
地理事物 描述、理解、概括、分析联系、说明原因 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空间结构、发展变化
国情国策 知国情、懂国策、明法规 国土开发整治方针、措施
地理原理与规律 理解、推导、说明事实、印证原理、联系实际 成因原理、运动原理、变化规律、分布规律
地理信息资料 提取、判断、解读、反思 图像、文字、数据
地理现象 比较、分析、评价、联系理论 天气、气候、昼夜、季节
地理学科术语 运用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文字表述、语言表达
  2、在整理知识过程中教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
  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如相同知识的归纳(各种等值线的判读),不同知识的重组(如“白风暴”问题),相似知识的迁移(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到东南丘陵防止陡坡过度开垦),相关知识的联系(从沙尘暴的分布到形成以及其发生规律)。
  3、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注意整理加工
  (1)梳理系统,理清层次脉络。如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体系。
  (2)区域地理的复习,注意抓区域特征。如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高科技农业和海洋渔业。
  (3)整理结构,了解组成关系。如气候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地面反射率)洋流等;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气候特征 气候要素在一定时间的组合;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的相对统一;气候分布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具体地区;气候资源 光照、热量、降水、风等;气象灾害 台风、寒潮、洪涝、霜冻、沙尘暴;气候评价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分析联系,构建思维线索。如根据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的因果关系,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发展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某些轻工业的分布。又如时间联系的递变关系,季节更替—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气温与降水的变化—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外力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问题的季节特点。
  (5)总结规律,掌握本质特征。地理事物间的联系规律、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等。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规律;人文要素间相互影响、制约形成了各区域的特征。地理演变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必然趋势的规律,如内外力作用、城市的形成。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可分为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日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年际变化规律等,以及由于地质条件、地表水热条件等影响形成的各种资源分布规律等。
  以上对知识的整理加工,都离不开具体知识的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也是高质量的复习过程。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决不能机械重复,必须随时组织这些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记忆是必要的,但不能孤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知识的涵义和联系。
  4、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教会提取信息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改变“单纯做题、只对答案、不加分析”的做法
  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加强练习、熟悉所学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当适量,即不追偏难怪题,不做不符合高考命题思路的试题,且要适量。更应注意要分析命题意图,了解情境设置的所提供的信息,理解设问要求,学会确定解题思路,然后调动储备的信息编制答案。
  要让学生获得解决新问题的体验,拿到题目后,先看情境设置,了解命题意图,知道考查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再看提供的信息,文字说明事物的内涵、前后联系、陈述的特征等;图像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空间联系;数据表格显示的数据比较、发展变化、分配比例,以及相对应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等;随时对信息进行联想和解读。
  审题获取信息后,调集头脑中储备的信息,进行构思;解题思路的确定是答题的关键,思路正确扣准答案,就能获得好成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编制答案的过程就是考生综合素质展示的过程,也是考生之间的潜能和水平较量的过程。
  5、在有限的复习课时中一定要安排单项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改变忽视能力的做法
  针对单项能力的培养,要设计问题或“分解”过去的试题作为案例进行训练,如描述气候或地形特征,比较地理事物的差异,分析区域特征,综合区位因素,对地理事物成因进行推理;单项能力培养,包括对地理现象发展进行动态预测,对地理环境予以评价,对人地关系进行分析,对地理信息提取应用,对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对规律用实例印证,对国土整治提出建议对策等。总之单项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独立解决问题,是复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6、提高对各种图形的解析能力
  (1)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图型:
  ①地球光照图;②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图、等辐射线图);③统计图(包括柱状或带状统计图、曲线或折线统计图,圆内扇面统计图,方格百分比统计图);④剖面图(包括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天气剖面图);⑤区域图;⑥各类示意图;⑦景观图;⑧综合图等。
  (2)图形复习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①看懂地图:主要是会在地图辨别方位、量算距离、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常见图例和注记等。
  ②熟悉地图:主要是指熟悉地图的内容,凡是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都能从地图上掌握。如世界地理部分,能在地图上熟悉各大洲、大洋、地区、世界重要国家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重要交通线、城市等。如果离开地图,上述内容也能随时浮现出来。
  ③运用地图:主要是指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地图,获取必要的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发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3)提高对图形解析能力的主要途径
  ①知识与图形结合,培养用图习惯。
  • 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知识落实到图上。
  • 进行地理知识的图形化记忆,用图形再现地理事物的特征。
  • 进行图文转换训练。
  ②强化读图训练,掌握读图要领。
  • 读地球光照图:关键找半球信息、晨昏线与经线和极圈的关系(半球、季节、已知时间)。
  • 读等值线图:等值线的规律和判读方法包括等值线的数值递变规律;等值线间差值及最大、最小值计算方法;等值线的疏密、弯曲、闭合及影响因素等,掌握了这些方法,遇到同类问题就可举一反三,迎刃而解。
  • 读统计图表,须按步骤读取图名、图例、坐标单位、数据以及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
  • 读示意图,要理解原理、了解变化过程,并能进行评析。
  • 读景观图,要会描述或说明特征、分析成因或进行评价。
  • 读区域图要注重经纬度坐标、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或轮廓特征及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等。
  ③掌握空间分布规律,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关键在于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区域,以及能反映各大洲空间位置的经纬线。
  • 中国区域的空间定位首先抓住控制中国整体空间位置和各大的自然区域的经纬线;
  • 其次进行按地形区或八大区进行区域分割,把握区域的范围与界限,熟练掌握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读图填图要求:
  (1)经线和纬线度数,主要省区简称、临海。说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主要地形区及名称。描述本区主要地形区的特征
  (3)主要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地区。说明本区主要气候特点及成因。
  (4)主要河流、湖泊名称,说明该地区的水文、水系特征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5)主要自然带、典型植被类型和典型土壤。
  (6)主要农业区、农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产品。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和限制因素。
  (7)重要矿产、能源产地、主要工业区或工业城市。说明该地区主要工业区工业特点及发展条件。
  (8)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枢纽的位置。说明该区域交通运输特点,重要城市的职能以及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④进行变式图形练习,拓展思维空间。
  高考中常见的变式图形:
  • 在教材原图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图;
  • 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区域图);
  • 变换角度再现的图(如各种光照图);
  • 表现形式变化图(如板块的水平分布图以地球剖面图来表示,
  • 曲线图或柱状图用三角坐标图表示;
  • 几种图形的复合图(如如地形图分别与人口、交通、城市等分布图的叠加,等压线图与区域图的叠加等);
  • 文图互换图。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二)
  一、浓缩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内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以完成课程内容,为地理会考的复习,争取时间!
  二、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贯彻实施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几个阶段:
  4月上旬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打基础,从基础抓起,从地理复习指南抓起!首先要了解2010年的试题情况,对照考试大纲,着重夯实基础。
  4月下旬 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重点复习综合题。注意指南书本图片地理信息的梳理、考试时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
  5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开始,考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要查漏补缺,对错题归纳总结,并及时完成模拟题。对前两个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
  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做一定量的模拟题来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最后调整考试状态,积极应考。
  具体措施:
  一.要使会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从历年来会考试卷看: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准、不全等问题。不牢是记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不准、不全是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故会考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二、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 复习地理必须复习地图,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是搞好会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1.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名称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2.是中国地形图。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牢记主要山脉的位置,并熟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祁连山分布的省、区及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还要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
  3.气候图。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干湿状况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在上述气候图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年降水量图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五个温度带、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其中以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最为重要。
  4.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铁路干线图要求学生掌握重要铁路干线,掌握南北向干线和东西向干线的会合点,南北向干线与长江的会合点,学会利用铁路干线作假想旅行,还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临海、临河,是否是铁路枢纽或港口城市。
  5.四大工业区与矿产图。要把重要工业区与矿产相联系,掌握四大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及其矿产资源。 在运用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练习时,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正确掌握因果关系,并能用正确的地理语言来回答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重视乡土地理的复习 乡土地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地理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历年会考试卷看,乡土地理的重点应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等内容。复习中可要求学生运用复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对照地图,自己提出问题,对乡土地理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如在复习海南地理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利用已经学过的南方区域地理知识,提出问题:“本地地形以什么为主?本地应属什么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练习,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印象,掌握乡土地理基本概念,还能提高学生地理分析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地理备考方案(三)
  一、合理制定学业水平备考方案和复习计划
  1、制定教学进度和备考计划
  地理学科的内容涉及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含量很大。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如此多的内容,最后还要考出个好成绩,就得首先有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1.1第一阶段:提前完成新课授课
  初二上学期期末散学前结束新课授课,此阶段重要任务是完成新课的讲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夯实基础。
  1.2第二阶段:全面复习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属于学业水平测试,测试考查的内容基本是初中阶段地理内容中最基本的知识,难度要求不高,可以说题目是怎么简单怎么考。所以初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把握考试难度,不仅为复习节省了时间,还能降低难度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初二下学期开学开始,要依据考试说明对考点进行系统复习;按章节、结合考点和学业水平题型编制配套练习,让学生全面掌握考点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第三阶段:专题训练
  把知识点分类、分模块、按选择题题型进行专项训练。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型的能力,同时跟进查漏补缺的工作。
  1.4第四阶段:综合提高
  依据考点中的重点和热点,结合学业水平信息精选、精编贴近学业水平的模拟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能力。
  1.5第五阶段:考前调节
  进一步搜集、甄别学业水平信息,组织一次仿真训练。同时进行考前身心调节,迎接学业水平。
  最后,迎接学业水平考试。
  2、教师之间加强集体备课
  地理学业水平的出题方向离不开教育局出版的《学业考试说明》,因此地理学业水平备课组的教师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和理解考试说明,根据考试说明的方向进行复习。例如:关于地球运动这一节,考试说明要求能够运用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知道四季的更替和五带产生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在地理学业水平复习过程中就要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可结合什么时间太阳光会直射湛江等问题开展和深入地理复习。因此要学业水平出成绩,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对学业水平的重点难点方向有很好的把握。
  3、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初二的学生处在叛逆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对考试复习持无所谓态度,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对考试毫不在乎。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学业水平复习前期任课教师应加大动员力度,如:开级会、家长会、班会等让学生重视起学业水平,特别是要让成绩中下的学生重视起来,成绩才会进步。科任老师还要与班主任多联系,了解和反应学生的复习进展情况,同时与家长多联系,利用校讯通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告知学生的成绩和进退步情况,取得家长的重视。采用多种方式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真正重视起地理学业水平。
  二、高效利用课堂进行学业水平复习
  现在每节课40分钟,时间紧,所以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复习时间,让每一节地理复习课上完后学生都有所收获。那么怎样才能高效利用课堂进行地理学业水平的复习呢?本人总结出以下经验:
  1、精讲,保证课堂复习效率
  1.1讲授地理记忆方法
  任何知识的积累都少不了一个记忆的过程。初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等知识,知识的容量大,《考试说明》中要求识记和运用知识比较多,同时要做到运用地理知识也少不了一个记忆的过程。面多这么多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的反应是:“太多了”,“我怎么记都记不住”,“今天记住了,第二天又忘了”,“这么多知识点,怎么记啊?”„„面对这样的情况,地理复习课堂复习中教师必须要授予学生一种记忆的技巧或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识记地理学业水平考点。
  1.1.1形象记忆法
  地理教师在复习课上可以运用自己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成为学生记忆的启发者,让学生轻松牢固记忆相关地理知识考点。例如,在讲解大洲大洋、各国轮廓和中国行政区域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南极洲比作一个蘑菇云,非洲像一个三角形,南美洲像鸡腿,北美洲像只奔跑的袋鼠,俄罗斯像只哈巴狗,加拿大像小鹿子,中国像公鸡,美国像松鼠,黑龙江省像天鹅,内蒙古像蝙蝠,青海省像一只奔跑的兔子,陕西像跪着的兵马俑,山西像个平行四边形,山东像跪着的骆驼,湖北像警察的大盖帽,广西像黑猫警察的猫脸,广东像一头大象,台湾像香蕉,海南像菠萝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形象比喻中牢固记住考试重点要求国家和省区的轮廓。
  1.1.2联系生活记忆法
  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是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词进行记忆。例如,在讲解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刻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晚上睡觉时什么时候最容易被冷醒?一般是在天刚亮的时候,因为一天当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黎明前后;一天当中中午放学时热还是下午来上学时热?一般是在下午来上学时感到很热,因为一天当中的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这样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记忆一些地理规律。再如,让学生记忆中国各省区的简称时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进行记忆:鲁花花生油产自山东,山东简称是鲁;晋商指的是山西的商人,山西的简称是晋;闽南语指的是福建方言,福建简称闽;湘妹子指的是湖南妹子,湖南有个主持人叫李湘,湖南简称湘;粤语是广东的方言,粤是广东的简称等。
  1.1.3反向记忆法
  地理里的一些规律可以采取反向记忆法进行记忆,既好记又难忘记。例如,记忆黄河的地上河现象出现在黄河的哪个河段,“上”的反向是“下”,那么黄河的地上河就出现在黄河的下游河段。又如,世界上最小的洲是哪个洲?“小”的反向是“大”,那么世界上最小的洲就是大洋洲,这样就不会错误的去记忆为南极洲或者是欧洲之类的大洲了。再如,东北地区是种冬小麦还是春小麦?东北有个“dong”的读音,那反向过来,东北地区就不是种冬小麦,而是种春小麦。
  以上这些地理记忆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负担,学生从此不会厌烦记忆地理知识,不再害怕地理考试。同时这样的记忆方法还能使记忆持久终身不忘,既能提高地理学习成绩,还能记忆到对其终身生活有用的知识。
  1.2培养读图能力
  2010年湛江的地理学业水平卷里面就出现有8道与地图相关的题目。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同时,地理复习中用图来复习可以摆脱文字的限制,可以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有利于记忆。为此,在地理课堂复习的时间里,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地图装在大脑里。
  在地理学业水平复习中必须要学生学会如何看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天气符号图、地图图例、中国政区区、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世界地图、广东地图等。复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空白地图、各类专题地图、自然景观图、寓意深刻的漫画和各类图表,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例如:复习到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画出中国三级阶梯的界限,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复习中国行政区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填上中国的各大行政区域的名称;复习中国地形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填涂中国的各大山脉和地形区。充分利用空白地图能很好的让学生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用凭空去记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另外,教师要接着帮助学生掌握总结阅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基本方法或规律,使学生能熟练应用图文理解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判断中国南方北方气候类型图时首先要找出0℃所在的位置,然后在0℃这个位置的旁边画一条界限,有了这条界限,看谁1月份的气温有没低过0℃,就能很好的判断哪副图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气候图了。又如,复习地球的公转图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注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标注,记住季节的变化规律是逆时针转,按春夏秋冬顺序排列,学生把这些基本规律记下后,其它公转相关的知识点就相应能记住了。再如,判读地球自转是从南极上空还是从北极上空看下去,看到题目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图旁边给出来的箭头,按照“北逆南顺”的规律,就能判断出来了。学生做题时掌握了这些看图和分析图表的技巧,地理学业水平压力不仅有所减轻,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1.3关注生活热点和乡土地理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为此,社会中的热点、焦点和身边的生活环境问题等往往是地理考试的切入点。
  每年各地区的地理学业水平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考题都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例如:2010年湛江的地理学业水平卷就考察了“湛江东海岛钢铁厂”“上海世博会”“湛江台风季节”等相关热点问题和乡土问题。这就要求学业水平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将素材变成问题,研究热点和地理的关系,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复习“中东”这节内容,首先展示近段时间中东地区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和美国驻兵中东等,为什么中东很长时间都是世界的热点?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复习这部分内容,分析中东的位置、石油、水资源、宗教文化差异是导致其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的原因。复习“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引入最近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及核泄露问题,让学生分析地震的成因,影响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为什么海啸灾害少发,核泄露属于环境问题的哪种表现,这样学生就用上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等知识点。
  另外,2011年的地理学业水平有关热点方面的复习要注意日本9.0级大地震、缅甸地震、利比亚局势动荡问题、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的湛江省运会、中国最新成立的经济特区新疆喀什等焦点时事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教师复习时可以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复习并掌握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例如,利比亚热点可以设计利比亚周边海陆环境:地中海、红海、非洲等地理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是从利比亚撤侨回国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合适等问题;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热点可以设计中国的季风气候等相关问题;伦敦奥运会热点可以设计伦敦的气候、旅游景点、经济、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等相关问题;喀什热点可以设计新疆气候、地形、农业、坎儿井、水果等相关问题;湛江省运会热点可以设计省运会会址的填海造陆现象,湛江的乡土地理等问题。
  总之,地理学业水平复习中尽量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和社会现实中各类相关的地理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的有用性,增强其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业水平复习效率。
  2、精练,培养学生考试技能
  任何考试离不开题目,所以地理复习中一定要做一些相应的题目以巩固考点。现行的湛江市地理学业水平题型都是选择题,为此,地理复习课上可以把初中地理学业水平中的重点、难点及考点等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业水平试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做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巩固性的试题,以便更好地锻炼思维,巩固考点,提高考试成绩。例如,每次复习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做一两道相关知识点的题目,以便让学生运用和巩固刚复习到的知识点。或者每节课课前或课后都给学生做一个小测试,就针对课堂上刚讲过的内容,测完就收上来给批改并打分,找到学生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及时的反馈。
  另外,现在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缺乏审题的技能,常常会错误理解题意,想当然地选择答案,而且因马虎粗心失分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所以地理教师在平时复习训练过程中,要多强调学生容易忽视或是一些想当然的知识点,防止学生选题时出现定势现象,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考试技能。
  三、注重课后复习保证效果
  1、作业
  复习课的地理作业选择在于精,不在于多。针对性强的作业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复习课后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及学业水平能力要求来设计课后作业的形式。例如,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个知识点的作业,练习应更多侧重读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布置画图作业。引导学生绘制基本的地球图形,地球侧视图,极点俯视图,侧俯视图,理清晨昏线,太阳关系,经线,纬线之间的关系,画图的时候注意太阳直射点的标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判读圆柱投影图,局部图时抓住重点,再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效果就会更好。
  简言之,地理作业要注意多样性,可以做题,也可以画图制表,以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学业水平的知识点。
  2、测验
  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应试能力,地理学业水平的课后复习是少不了测验的。地理教师应在每次复习完章节内容的时候,设计相应的题目让学生测试,以检测学生对学业水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设计的试题要标注好该份试卷考查的知识范围,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总复习,另外教师设计的题目难度要稍高于学业水平要求的水平,以达到查漏补缺,突出基础提高学业水平成绩的目的。
  测试完后教师要对每份卷子进行批改和评分,分班对个体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有所进步或是退步的学生可以在试卷上写上些鼓励语言。教师同时要把成绩整理好给学生家长发校讯通,以期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重视起地理学业水平学习。
  地理试卷的评讲是一个学生通过做题以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试卷评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试题讲评时首先可以表扬一下做题比较细心认真效果好的学生,以增强学生考试的信心。接着分析全班学生的测试情况: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的情况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班级的学习效果,以产生动力追求更优秀的学习成果。另外在评讲试题时不用做到面面俱到,评讲要注重难点,学生错得较多的题目,要给学生讲解透读图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气候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
  以上方法是本人学业水平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总结和感悟,总的来说,高效地理学业水平备考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以期有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87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