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语文>

2016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复习对于学生进步是很关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2016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6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下面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    )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àn(    )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bá(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yì(    )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萧索 雏形 悬涯 无原无故 B.诀别 妖饶 恻隐 张惶失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镶嵌 蹒跚 晦暗 碌碌终身 D.蔓延 端祥 茏罩 郑重其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到了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文采”和“风骚”都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含义比较广泛。

  B. 《水浒传》是罗贯中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 “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一句,应删去“正在”,才不是病句。

  D. 《出师表》写于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文中,诸葛亮反复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5.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综合性学习(9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看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与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教授曾经对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历史教授侧重的是:

  7. 名著填空(2分)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中的 (人名)。

  8.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给这幅漫画命一个题目(1分)

  (2)说说这幅漫画讽刺的含义:(2分)

  三、 阅读与理解(43分)

  (一)(9分)

  ⑴“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⑵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⑶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⑷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 对上面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针锋相对提出的论点是“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第⑵段作者用事实论据直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论证有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最后一段得出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这几段文字采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确立自己的观点。

  10. 对上面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中A,B两处的“中国人”分别指“全体中国人”和“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结尾一段中“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力量。

  C、第(3)段划线句子指出了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D、第(3)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是指上文提到的“埋头苦干”等一类人,即那些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的解放而奋斗的人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观点是(2分)

  12. 鲁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二)(9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4. 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与臣而将四矣。

  16.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的恐吓,唐雎以“平民之怒”回应,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3分)

  17~21 评卷人

  (三)(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7. 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18. “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3分)

  (四)(7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2)释之,以为寡人戒。( )

  20. 翻译句子。(2分)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1. 简要分析师旷的性格特征(3分)

  (五)(13分)

  读 荷 吴长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世人皆爱荷,叹其美艳,赞其高洁。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我感觉荷花——也许只有荷花,达到了美而至圣的境界。

  圣和美无疑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类感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真,道德伦理学之对应善,法律之对应安,体育之对应力,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是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能引起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之趋于力的极限的赞叹,也能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即由核心价值“力”至核心价值“美”的渡溢。其另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面对这尊美得令人炫目的人体,没有人想过触摸或占有,她在人们的心底激起的是神圣的感觉,因为她的美而使人找到了一种近乎神圣的自信,这是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

  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姹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精华。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掌。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美艳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

  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间这么幽寂这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戮力前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文章第(1)段“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中“品味”一词有什么含意?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23.文章第2段中举了“高水平体育竞赛”和“断臂的维纳斯”的例子,目的是什么?(3分)

  24.在第5自然段中,作者品味菊花、梅花、牡丹有何作用?(3分)

  25.结合全文,概括荷花“圣而美”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借鉴荷花的品性。(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作文(5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彼岸,在字典中解释为另一边,对岸;也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而在时光荏苒中渐渐长大的你,是否对于这个词也有自己的感悟呢?

  请以“彼岸”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7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