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2)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不畏浮云遮望眼
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六一居士 北宋或宋(共1分,每空0.5分)
10.(1)像鸟展翅的样子 (2)茂盛 (3)菜蔬 (4) 遮蔽 (共2分,每小题0.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共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 或者答“引出后面的几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可)
13.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 (共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1)曾经 (2)让
15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结合原文(1分)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1分)
17. qǐ○2 jiù ○3 zì ○4mú
18 ○1想象儿子上学路上情形 。 ○2 幻想儿子放学时情形。
○3 守候儿子回家 ○4儿子回来晚时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19.一来方便,二来借此锻炼身体即可。也可以加上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20.(1)作者采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的手法,“走”、“哈”、“写”等几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再现了焦虑地等待孩子回家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内心对儿子安全的忧虑和等待儿子焦虑的心理。
(2)作者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细腻生动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冒雨骑车上学的的担忧及没有开车送儿子上学的愧疚和自责。
21.在这里作者可以听风观雨,俯瞰地上的树木与花草,在市声中守候儿子的归来,安享世俗生活带给他的作为一个普遍父亲的爱与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朱自清,《背影》,《背影》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感知描写父爱,本文是从父亲的角度来展示父爱。
23.合理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4.《红楼梦》、曹雪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这五个对偶句非常精彩,写出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 特点,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因为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觉得自己说话失了口,她谨慎小心的性格使她在回答宝玉时改了口。
看过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