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掌握答题技巧,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在每一分试题卷中,你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呢?让我们来做一下这套试题卷吧!现在请欣赏学习啦小编带来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在这些文字下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
2.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
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 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 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有一个中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他们应该阅读下列哪本著作最适宜
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
5.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7.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9. 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七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的是( )
A.《国家与革命》 B.《四月提纲》 C.《火星报》的创办 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制定的党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材料中的“稀奇古怪的口号”指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立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立即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
13.有人呼吁:“俄国现在所进行的战争,是防御战争。参加防御战争是义不容辞的。”反对的人则提出:“对革命护国主义作丝毫让步都是背叛社会主义。在所有战线上同德国士兵联欢。”直接引发俄国历史上这次重要争论的事件最可能是( )
A.1917年7月,俄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向德军进攻 B.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1944年1月,苏德战场的重心将向东欧地区转移 D.1948年6月,美苏对抗,引爆第一次柏林危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了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
C.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 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16. 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A.苏俄政府 B.苏联政府 C.沙皇政府 D.克伦斯基政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指(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起义 C.七月流血事件 D.八一九事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①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②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③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④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20.二战后中国和朝鲜半岛都存在着分裂问题,都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的重任。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形成的背景相同 B. 两者问题的实质相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 两者都面临着大国势力的干扰 D. 两者都以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21.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点的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 B.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C.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 D.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22.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②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③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3.右图漫画反映了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联合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加强
24.学习“美苏争锋”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申 D.导致东欧剧变
25.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 “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二、非选择题
26.(25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一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5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二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本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材料五 据美国《市场观察报》2010年11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在横滨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重申美日同盟关系,并称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还称赞双方关系是 “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
——腾讯新闻网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 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一一《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一一《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一一《大国崛起》
回答:
(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4分)
(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答案
1.C 2.C 3.A 4.A 5.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D 7.D 8.C 9.B 10.D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B 12.C 13.A 14.D 15.C
16.A 17.A 18.B 19.B 20.C
21.C 22.D 23.A 24.D 25.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分)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 (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7.(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变化: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分)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1分)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轨迹:控制(占领)——扶植——竞争——伙伴。(2分)
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1)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2分)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2分,任选两项即可)
(2)美、苏。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2分)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2分,任选两项即可)
(3)国家利益。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