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年级语文老师可以从《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中学到哪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
本文脉络清晰,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这样便于学生对名人有所了解。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己查工具书的能力,预习时扫清字词的障碍。学完本课我反思了:
一、语文教学的手段重在“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这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因此,要多读几遍,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得才能更加透彻。引导学生初读时,首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精读”时要边读边想。比如,玩捉迷藏是小孩子的开门游戏,想想自己玩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遇到问题时,李四光又是怎样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从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是否像李四光那样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地追求才会取得成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这环节,班上有个男孩儿说,一天放学回家,看见家里的桌子上有一箱苹果,没打开,还打了封皮。他问妈妈是不是自己家里买的,妈妈说,是过路人寄放在家里的。孩子说,他想,他们家又没住在大路口,而且是偏僻的小山村,怎么会有人寄放这么大一箱苹果呢?于是就每天观望着这箱苹果。一天下午,他故意说到外婆家去,不回来睡觉了。天要黑时,他用很快的速度赶回家,而且是悄悄到家,怎么苹果不在了。他想肯定是别人弄走了。尽管这样,还是不放心,于是就到厨房一看,气坏了,原来爸爸,妈妈都在吃苹果……孩子讲完了,全班孩子笑了。这孩子问我,他算不算是在动脑筋,我笑了说:“算!”接着举手讲故事的学生争着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人认为孩子还是读懂了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作为孩子还是不错的。接着本人出示了部分文本内容: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____,它应该_________。可它__________?引导学生填一填,并认真体会,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很火热的,大部分孩子能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到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求源,有一种势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语文教学的落实重在“读写”同步。如果学语文不会说话,不会写一般具文本特色的记叙文,或许自己的教学无论是多激情,可能也有些空白。小孩子过影烟云的反映是常事,因为他们的玩性大。引导学生无论是读一篇文章,写一篇作文,都要去体会作者或是自己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这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规范性的作文训练,是较为重要的。比如,本课作者在反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这一可贵品质时,并没有高呼口号,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读者体会出来的。李四光在和伙伴捉迷藏时,发现了石头“大”与“孤立”。由此而产生疑问,这块石头哪儿来的呢?后面的结论告诉了这块石头已经放这儿几百年了,可没有人去注意它,更没有感到奇怪,从这里足以体现李四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当李四光自己解决不了时,又去问老师,爸爸。当老师告诉他也许是“从天掉下来的。”陨石时,再次引起了李四光的怀疑,并作了新的设想。如果是天上的陨石,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呢?从这里又可看出李四光不轻信,不盲从,追根究底的精神。虽然从老师,爸爸那里没有找到答案,李四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探索,许多年的思考直到长大后还在研究,最后终于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把人物的优秀品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语文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过渡到“我手我笔”。运用文本例式,比如:安排流程式写话(先让学生说再写)。小孩子在生活中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多,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出示例子,点技巧。出示文本:这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很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李四光真会提问题:重石从天而降—力量一定很大—应砸出很深的大坑—大石头为什么没有卧进土里。)板书:李四光提问题的思路。(假设结论正确——根据结论应该有怎样的现象——结论与现象矛盾——提出疑问。)有了这样的思路点拨技巧,学生的兴趣一定很浓厚。比如,出示激趣性的题目“我也会提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出示文本:小丽家有几个蜂箱,每到密蜂归巢时“嗡嗡”地叫个不停。她想:“自然老师讲过,像蜜蜂,苍蝇、蚊子这类昆虫都没有发音器官。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震动,产生“嗡嗡”的声音。可是蜜蜂停在蜂箱上时翅膀并没有振动,为什么还“嗡嗡”叫个不停呢?会不会是它另有发音器官呢?”(仿照本课学到的提问题的方法,写一写小丽是怎样发现问题的?)出示小黑板:提示,蜜蜂靠翅膀发声——假设结论正确——( )——( )蜜蜂真的是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吗?
举手的孩子不少,第一个空都能说明白“蜜蜂在不飞时不会发声”第二个空稍难点,班里也有孩子能说“蜜蜂停在蜂箱上还‘嗡嗡’地叫个不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告诉学生文章通过对话,(包括自己跟自己对)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会使文章上升到一个层次。(具体落实,安排习作“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该知识环节在最后一节课完成的,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高,也很投入。
有一男孩儿的小习作特别有趣。他写到:前不久,爷爷家的一只母羊要生小羊,听到这消息我想去看母羊是怎么生下小羊的?于是就故意装头痛。只听母羊发出痛苦的叫声,这时,见一个像气球一样的东西从母羊的屁股里慢慢朝外鼓,里面好像有一张小嘴,母羊一声大叫,小羊生出来了。这时,我就问奶奶,我是从妈妈哪儿生出来的,奶奶说:“是从‘挟鸡窝’里出来的。”奶奶的话,我一直在想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哪妈妈的手臂下应该有“洞或是口子”。于是,回家让妈妈把手抬起,没有“洞”也没有“口子”……(看了这孩子的作文,我也忍不住笑了,这孩子很聪明的,他问我:“老师,您的儿子从哪儿生的呢?”我太好笑了,说:“你努力读书,上了大学,有老师这么大了就知道妈妈是怎么生下你的。”小家伙笑着点点头,我又转身过去,在他本子上当面写了“小作文真漂亮,可爱又有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习作,题材很广,内容有趣,全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例,但经孩子的手笔把他们有趣可笑的事一个字一个字‘躺’在纸上就更漂亮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此,小学生作文只要老师善于帮助学生捕捉生活,哪怕是一只蚊子,蚂蚁等。即使让孩子玩得肢离破碎,内外解体一只青蛙,那都是孩子真实的生活素材。没什么难的,不需要孩子要将文章剖析得多深,朗朗上口就达到了目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中的一部分,只要老师善于抓住一点就行。课文与写作同步,尽量少说“笼统”的话,就文章中的一点儿。比如:像文章的“开头,结尾、引用”“其中一个问题”或“一个内容”甚至“一句话”即可,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概念模糊的压力。)小学生习作,只要能体现文本中的一点写作技巧,那就很了不起了。
我班孩子总把作文课当作缓解疲劳的兴趣课,因为孩子们感觉到了无声的习作是一种自由倾诉自己心中喜,怒、哀、乐的机会。总之“学文”“引文”“运文”“写文”在语文的途径中不应该过时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
教学中我首先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因为是随堂上课,我在上课之前是做好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对课本的阅读语言平淡,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
二.阅读的针对性不强,课文让学生反复读。但是学生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没有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感来。我现在想想,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解了课文,以情景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
三.我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完成。我在上课时感觉是在设计一个过程,好学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学生偏离我的想法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
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3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认真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从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白了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想这么大的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而且连大人也说不清楚。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这一课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