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表达交流与探究考查(12分)
24.读下面的故事,你说说谁有理?(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出车祸后,司机恼怒地说:“我是个熟练驾驶员,开车7年从没出过事。”
行人闻言大怒,说:“可我也不是新手,我已步行46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写句子:(4分)
朋友像棉被,真正使你温暖的是你自己的体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你觉得以下图案适合作什么行业或产品的广告?谈谈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7.读下面的文章,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赞同它或反驳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梁山聚义并非农民起义
王学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水浒传》是写什么的?说的是什么人的故事?这是理解《水浒传》的起点。
我们知道,小说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就是说,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演绎的故事,是该作品主题的载体,因此,只要我们对《水浒传》主要描写对象及其故事作一些分析,就可以得出较为接近事实的结论。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主要是写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个头领的遭遇与追求。那些在一百零八个头领之下,跟着头领们摇旗呐喊的喽啰们,虽然没有完全在作者视野之外,也是被作者忽略不计的(就从这一点说,怎么能算农民起义呢?因为其中没有“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那么,这一百零八人都是一些什么人物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里不妨进行一个统计和分析。《水浒传》在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给读者提供了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名单。这些人按照出身或职业,大体上可以分成游民、吏人、武将、手工业者、农民、商人、庄园主等类。人数最多的是游民,近50人;其次是武将,约20人;第三是吏人,10人;勉强算农民的只有5人(渔民阮氏三雄,猎户解珍、解宝),这5人也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勤苦耕作的农民。什么是游民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脱离宗法网络、没有稳定收入和固定居处的人们,都可称为游民。毛泽东在早年写的《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谈到“游民无产阶级”时,把农村的游民分为5种:兵、匪、盗、丐、娼妓。“他们的谋生方法:兵为‘打’,匪为‘抢’,盗为‘偷’,丐为‘讨’,娼妓为‘媚’,各不相同,谋生弄饭。他们乃人类中生活最不安定者。”
《水浒传》中的游民以“盗”为多,往往还是占山为王的大盗。《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最后上了梁山,都可以说是“盗”,当然,不能这样算。这里只以梁山好汉上山以前赖以谋生的手段进行分析。
梁山除了自己班底人马和初次聚义就选择梁山的人物以外,许多头领还是其他小山头的山大王。如少华山的朱武、陈达、杨春;桃花山的李忠、周通;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黄门山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对影山的吕方、郭盛;登云山的邹渊、邹润……这是有组织的游民。还有个体的抢劫者,如活跃在道路上、江河中的李俊、张横、童威、童猛,开夫妻黑店的张青、孙二娘等。其他如盗马贼段景柱、小偷小摸的时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没有任何政治诉求,只是以杀人抢劫为业的人们,在任何社会都是非法之徒,为绝大多数人所否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自《水浒与江湖》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1.B(A瞩zhǔ;C说shuì;D偌ruò,酿niàng)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C(A.即;B.凋,智;C.阴,拥,荤;D.沧,箱)
3.A(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关联词语的使用。“申述”的“述”重在陈述,说明,“申诉”的“诉”重在控告,一般只用于对处分、判决或裁定不服时,向机关或法院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原句,“……揭露了……真相”,应是选择“申述”,详细说明之意。“失言”是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食言”是不履行诺言,失信,本题应选“食言”。第③句中“但”为重转,“不过”是一个轻转连词,本题重在考查后一个关联词语的使用,后半句是“是……而不是”的变形,表并列关系,应选用“而”,不能选用表递进关系的“也”。)
4.B(解析:“爆冷门”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而原文“他学习努力,坚持不懈”,所以“考取北大”应在情理之中。)
5.C(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哪是目标,哪是举措,辨识不清,应是“围绕支持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民增收’……”;二是“重点”和“优先”重复。B项的语病是“关于”一词使用有误,“关于”一般表示关涉、范围,“对于”用于指出对象,“手机质量的投诉”是一个具体问题,应使用“对于”。D项的语病是句式杂糅,“不能不发挥……”和“……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其中一种表达即可。)
6.C(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A项前面三句话提出了三个问题,但都不是疑问,而是陈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应使用问号。B项破折号和括号都能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保留一个即可。D项“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这是一句话,“我的小祖宗”在句中是称谓倒装,一句话不能使用两个句末标点,应该把句中问号改为逗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巴基斯坦欢迎中国投资。(意思对即可)
8.巴基斯坦正在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条件,欢迎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投资者的进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主要困难有:①手续困难,中美法律不衔接带来的困难;②事务繁杂的困难;③给收养家庭带来的麻烦;④不被理解带来的困难。(大致对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背景主要有:①看见邻居收养孩子,受启发;②美国不能生育的夫妇达9%;50%的家庭对收养孩子感兴趣;③中国福利院有很多被遗弃的孩子;④美国全社会对领养孩子很支持。(大致对即可)
11.社会条件有:①舆论及亲友对收养孩子的支持、祝福;②全社会相对较富庶,有资金支持。
12.目的是具体地记叙中国孤儿在美国收养家庭受到良好的治疗和照顾,健康成长,肯定了美国人的爱心,也证明了聂立立事业的伟大性与正确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1)“异口同声”表明孩子们对聂立立的尊敬与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2)“满身泥水”具体地描写了聂立立及美国收养家庭到中国收养孩子所遭遇的困难,衬托出了他们的爱心。
(3)“确信”表明聂立立对自己事业崇高性的极度自信。
14.(1)这句话生动地描写出了美国收养家庭对自己即将收养的中国孤儿的极其关切,写出了他们无私的爱,间接地写出了聂立立事业的成功性。
(2)这句话要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马西娅被她收养的中国孤儿痛骂,她听不懂;但听到“女儿”的声音,她却高兴得不行。写出了这位美国母亲的可爱与可敬。
15.①禁止驿吏勒索百姓;②筑堤拦水,造福百姓;③抵制上司高价卖绢给百姓。
16.怕唐介死在贬谪途中,而自己落了个杀害忠直大臣的名声。
17.C(依违:指做事骑墙,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B (A都译为“却”,表转折。B前者为“准备”;后者为“干预”。C都译为“如果”。D都译为“很快,马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B(之:指处理“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这件事。)
20.D(②句写百姓得利;④句写唐介被皇帝改迁;⑥句写士大夫对唐介的敬仰。)
21.上阕描写湖中美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下阕写妇人弹筝及作者感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2.是双关句。表面是写荷花盈盈,实际还写三十岁弹筝女(“开过”暗指其青春已逝)依旧美丽。
23.这四个字在修辞上是拟人,在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烟也散,云也收,说明弹筝女弹筝技巧之高,筝中情之深,竟感动了烟云。
24.应该是行人有理。因为司机“开车7年从没出过事”不能作为此次车祸无责任的证据;行人之言看似亦无理,但他是以司机之逻辑来反驳的,不算诡辩。
25.此题为开放题,一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要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老师像导游,真正使你渊博的是你自己的好奇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A图为快递公司广告:既然连雪糕都可以快递,还有什么不可以快递呢?B图为鞋油广告:可以用锃亮的皮鞋做汽车后视镜,鞋油的上光功效可见一斑。
27.略。
看了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2.高中语文阅读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