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试题(2)
文言文阅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3.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②每岁京尹( )
③为火所焚( )④四马塞途(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如履平地
②略不相睹
5.简答。
① 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 : 。
② 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 。
③ 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 。
④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了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新 课标第 一 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自康乐以来( ) ②自非亭午夜分(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④是谓大同( )
2、①[甲]文写水清澈用“清澈见底”《三峡》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
②用原文给[乙]文横线上填空。
3、翻译文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①[甲]文“自康乐以来,未能有与其奇者”一句有何深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这两篇文章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甲]
[乙]
6、两文的作者都因景生情,你是如何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评价。
答案:文言文阅读: [一]1.C 2.C 3.①当……时 ②年 ③烧 ④堵塞 4.①就好象踩在平地上活动一样 ②江面上到处升起了黄烟 ③人们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④随着江流飘荡逐渐消失 5.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由远及近 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1、①自从 ②如果 ③判断词,是④这样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①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出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②“闲人”是清闲的人,但并非无所事事的人。首先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是作者被贬以后以“闲人”自慰。 5、[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乙]既有被贬谪的悲凉,又有赏月的欣喜,还有漫步的悠闲。6、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余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1、赵州桥充分体现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形式美观的特点。
2、上文对赵州桥特点的说明分作四点,这四点的安排顺序是( )
A、由上到下 B、由古到今 C、由主到次 D、由内到外
3、赵州桥的设计最富有创意的是
大拱上加小拱。请根据文中赵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桥特点(一)和(二),用弧线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右边的方框内画上大拱和小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完成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4、请写出赵州桥小拱设计的好处。每条不超过8个字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5、“桥”在字典中被解释为:“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现在还可指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商桥等,请再写一个有这样比喻意义的带“桥”的词语,并解释它的含义。
词语: 词语解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有人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老的石拱桥都应当被新型的斜拉索桥淘汰。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不超过60字)
答案:1、结构坚固 2、C 3、图略。(要求:大拱和小拱的数量和位置正确;用弧线;图形整体效果好。) 4、减轻桥身重量、增加桥洞过水量、使桥身更美观5、如:书桥 解释让读者达到知识彼岸的书。6、提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达准确、清晰、流畅、简洁、有创意。
现代文阅读
《中国石拱桥》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历史悠久。结构精巧。强度高,坚固耐用。形式美。
2.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4.“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苏州园林》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文中有一个词语“单调”,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请你具体释补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单调感觉的原因。
有色彩,减少单调感觉;有图画,增添观赏兴趣。
2.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一特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第一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
4.请你写出花墙、廊子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特点:墙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作用:增加层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①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③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④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⑤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1. 选文第一段用数字“28”、“2380”是来说明什么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选文第二段哪些地方是对“彩画绚丽”的具体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选文第三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三大殿在紫禁城中的主体地位。
4. 选文第四段的层次怎么划分?其结构方式是什么?
总分式。
5. 选段在介绍太和殿时遵循了什么说明顺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外观到内部设施,从建筑格局到性质作用的逻辑顺序。
6. 选段整体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7. 请概括出这几个选段的说明内容?
介绍了三大殿的建筑设施和性质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5ykj.com
1. 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保持了一致。(2分)
2. 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物候学就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2分)
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第2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介绍古代 近代 顺序是时间顺序。(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答案不超过12个字)。
5、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
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
如“月晕午时风”“山雨欲来风满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等。
《奇妙的克隆》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克隆鲫鱼
2. 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简述“克隆鲫鱼”的过程。
提示:抓关键词语
5. 举例说明本段语言的准确性。
“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pán shá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外貌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感动得流泪 ;第二次 离别伤感的泪 。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攀、缩、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概括本段内容。望父买橘
5.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6.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外貌(衣着)、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意对即可)
7.品味语言。(4分)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8.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提示: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9..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
10.画浪线的句子(1)的正确含义是( B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 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
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 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
11.画浪线的句子(2)正确的含义是( B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12.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新 课 标 第 一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一次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关爱,所以详细地写。后一次是写我留恋父亲,可简单地写写。
13..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年老体衰,身体肥胖,腿脚不灵便,文中有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攀)(缩)(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池沼的相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总分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 ③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宽敞 。两类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分类别。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看了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试题的人还看: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试题(2)




